(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綜合塔斯社、衛星通訊社等多家俄媒報道,對于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日前鼓動歐洲海軍在臺灣海峽巡航,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3日在社交平臺Telegram上質疑道,“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亞太國家的海軍是否也應該,比如說,在英吉利海峽巡航?”
博雷利23日在法國《星期日報》上發表的評論文章中聲稱,歐洲必須非常重視臺灣問題,因為臺灣“在經濟上、商業上和技術上都與我們有關”,“這就是為什么我呼吁歐洲海軍在臺灣海峽進行巡航,以顯示歐洲對這一絕對關鍵地區航行自由的承諾”。
據塔斯社最新消息,對于博雷利這番言論,扎哈羅娃當天在Telegram上回應稱,“首先,歐盟只是歐洲的一部分。我們俄羅斯不允許博雷利代表整個歐洲發表言論。其次,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亞太國家的海軍是否也應該,比如說,在英吉利海峽巡航?”
23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認為,博雷利的此番說辭,反映出歐洲內部的確有一些政治力量,始終以意識形態劃線,對華抱有冷戰思維。中國對此應該警惕,但沒必要認定其為歐盟的既定政策。上海外國語大學學者、清華大學中國論壇特約專家高健2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博雷利呼吁歐洲派海軍到臺海巡航,“但非常客觀地講,歐盟沒有這樣的實力”。對于歐洲境內的社會治理危機、經濟衰退以及俄烏沖突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包括馬克龍在內的不少歐洲政治家,都是有客觀認知的。高健表示,博雷利的文章,從戰略的角度來說,可以理解為歐盟不愿意在國際事務中被邊緣化,從而試圖刷存在感。作為歐盟外交和安全事務的負責人,他能在公開場合發表這樣的署名文章,也反映出歐洲內部的確有一些政治力量,始終以意識形態劃線,對華抱有冷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