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午后,A股三大股指加速下跌,截至發稿,上證指數跌幅超1%,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跌超2%。北向資金凈賣出額超55億元,兩市超4600股下跌。
板塊方面,兩市僅銀行板塊逆勢上漲,其余板塊全線下挫,CRO概念、鈉離子電池、旅游板塊等跌超5%,語音技術、無線充電、6G概念等跌超4%。
光伏板塊持續尋底,藍光發展、天通股份、歐晶科技等多股跌停,藍思科技、英力特、科林電氣等普遍低迷。
(資料圖片)
個股方面,藥明康德觸及跌停,報67.50元,創6個月新低,市值逼近2000億元,成交額43.83億元。港股藥明康德跌超10%。
A股持續下跌原因
太平洋證券劉剛認為,從上周三至今A股持續下跌的原因主要是業績披露過程中有一些集中性的風險釋放所造成的,尤其是一些成長性行業,比如鋰電。對于后市,劉剛表示,4月底5月初會構筑頭部,5、6月份殺傷力會比較大。
國融證券認為,市場分化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滬指主板和中小板形成強烈對比,另一方面,業績迎來披露密集期,其中以新能源為代表的一些偏成長類公司公布的年報和一季報出現一定程度的業績下滑,從而導致個別股票出現快速下跌,和影響投資者情緒的情況。疊加這幾個因素,對于短期股價的影響會更大一些。因此,該機構表示,五一假期前市場以震蕩走勢為主。
東吳證券則表示,短期連續跳水走低,主要源于階段博弈過度以及外部干擾,市場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經濟復蘇下,耐心等待新的低吸配置時機,調整之后,市場將會出現新的機會,可以適當的關注業績較好的板塊,尤其是調整到位的深成指和創業板個股的低吸機會。
后市關注這些領域
銀河證券認為,短期來看,科技板塊已經整體下行接近10%,而本輪下跌主要是業績基本面因素重要性抬升帶來的,資金對人工智能主題投資概念是否能夠落地分歧并非較大,因此板塊整體下跌空間有限,無需過度悲觀。
該機構進一步分析,對比之前半導體、白酒、光伏、醫藥等行業的中等級別行情上漲,一般至少持續300個交易日以上,而本輪科技行業才走了三分之一左右,總漲幅也僅占到此前行業上漲的四分之一。對比移動互聯網時期,移動互聯網指數在2012年-2015年上漲交易日持續天數612天,上漲幅度1053%,目前人工智能指數僅上漲132天,上漲幅度僅65%,無論在上漲時間還是上漲幅度上均有較大空間。下跌才能帶來新一輪的上行,在本輪科技板塊下跌分化后,再次上漲將積累更大動能。
萬聯證券表示,在美國限制企業對華投資事件擾動下,科技板塊出現明顯回調。地產景氣邊際改善帶動周期股反彈向上。預計未來A股整體仍處于階段調整中,板塊表現分化。行業配置方面:1、地產銷售回暖帶動地產竣工端加速修復,關注地產后周期消費板塊內投資機會。2、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關注現金流質量有所改善、分紅比例提升的通信、建筑、銀行等央國企。
國盛證券認為,隨著游戲、傳媒、算力等方向逐步走強,印證了人工智能相關板塊主線邏輯,而高位題材博弈資金參與者主要以機構及大型資金為主,或反復活躍;技術看,滬指3280點下方調整或將加速,節前資金避險情緒提升,是主力資金打壓股價以達到洗盤目的的絕佳時機,月末之前各公司一季報強制發布,個股不穩定因素加大,建議控制倉位,以輕倉博弈盤中熱點為主,短線關注數字經濟、算力、中藥等方向,中長期關注半導體設備及一季報預增個股低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