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杭州4月28日電 (王題題 鮑圣慧)28日,記者獲悉,位于浙江杭州的運河新城單元(運河灣城市設計范圍)人行橋工程迎來新進展。歷時11個半小時的吊裝及焊接作業,長度53.81米,重達300噸的主橋核心段鋼箱梁吊裝作業順利完成,安全合攏。這標志著該工程將全面進入主塔及桅桿安裝、拉索施工、橋面系等附屬設施施工階段。
據悉,該工程位于杭州市拱墅區運河灣區域,上塘高架與留石快速路中間,上跨京杭大運河。工程結構形式采用反向芬克式桁架結構,全橋長181.8米,主跨長150米,橋寬8米,為目前世界上單跨跨徑最大的反向芬克式桁架橋。
吊裝合攏過程 杭州市商旅運河集團 供圖自開工以來,杭州市商旅運河集團下屬建管公司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可操作性、安全系數、成本管理、工期管理等多方面統籌評估,將原岸上臨時索塔吊裝方案優化為水中設臨時支墩的吊裝方案。通過施工工藝調整,提高了項目建設的安全性,同時,工期上比原計劃10月底主橋合攏的時間節點提前6個月,項目計劃今年8月底完工,較合同工期提前9個月,同時通過方案優化節約成本共計約200萬元人民幣。
針對鋼箱梁跨河段吊裝,該建管公司多次組織技術方案討論,聘請專家“把脈”、把關,對吊裝過程進行了反復推演,確保吊裝方案萬無一失。
吊裝前,為確保吊裝施工安全,項目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各項安全制度,各方人員精心籌備,檢查驗收吊裝設備、組織技術交底;吊裝時,相關參建單位領導現場帶班,安全、技術人員對鋼箱梁的架設全程跟蹤,同時與第三方科研院校合作,開展吊裝全過程監測工作。以此保障整個吊裝過程安全、有序、可控。
效果圖 杭州市商旅運河集團 供圖在杭州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杭州市應急管理局以及內河港航執法大隊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各參建單位、全體人員的密切配合,現場吊裝作業緊張而有序地推進,最終順利完成主橋鋼箱梁合攏。
記者了解到,運河新城單元(運河灣城市設計范圍)人行橋方案靈感來自京杭大運河來往貨船的外形輪廓,通過流線型船身,向外伸展的橫向龍骨、富于變化的空間曲線的元素提取,采用傳統的漕運船線條,運用現代的橋梁表現手法結合打造。
橋體結構造型以運河上漕運船為藍本,橋身上拉索柱取自船體桅桿的形態,拉索的交叉連接形成類似三角船帆,整體形態輕盈優美。橋體寬均為8米,橋身為流暢的流線型,如船身置于水中蕩起的波紋。橋梁整體宛如在運河上停靠的漕運船只。
考慮橋梁兩側商業項目特點,設計上結合周邊景觀整體考慮,讓橋體和周邊業態融合。西側為延展式臺階,交通流線流暢。東側橋頭用地范圍較小,為使橋下空間更通透,交通流線上采用兩側臺階,中間為觀景平臺,形態元素取自船只的船頭,登高遠眺運河兩岸美輪美奐。
值得一提的是,該人行橋建成后,可滿足區域連通的功能性需要,打造舒適的親水公共空間環境,提供多元文化活動場所,便于周邊市民游客往返運河兩岸及休閑漫步,提升生活品質和獲得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