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在新的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聚焦課堂教學 ,重視教學環節,立足備課組建設,加大教研力度,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標,積極創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備課組的教學和教研工作更上一層樓。
2、 二、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提升本教研組語文教師 教學水平和學生 綜合素質的發展,以課堂為陣地,加強管理,創新思路,努力打造一支科研型的教師隊伍,推動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穩步發展。
(資料圖)
3、 具體目標: 教學目標:整合教育 資源,落實課改新理念,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 習知識、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培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4、 2、教研目標: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為導向,提高本組語文教師教研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
5、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與時俱進,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6、 全組語文教師要樹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學方法 、教學技能,學習新課標、新教材,充分掌握小學 語文知識體系,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要把學習與做人,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
7、把“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責任勝于能力”體現到學習、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中去。
8、 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業務學習,教無定法,于無法中求有法。
9、組內年青語文老師每人每周學習一節視屏課,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培訓、賽課,虛心學習,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10、 2、發揮教研組組織力量,搞好業務學習,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11、 創設良好的教研學習氛圍。
12、組織教師進行有效地學習、探討。
13、認真開展每星期一的教研組活動,平時在辦公室內也要經常組織小型的、即興的討論活動。
14、備課組長帶動教師經常閱讀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以準確理解。
15、 3、加強教研,強化備課過程,優化上課環節。
16、 本學期在三年級語文教研組推行“每課分包、教案 共享”的備課改革,完善“個人研究——主備人教學設計交流—問題討論—形成共案—個性化設計—嘗試教學—總結 反思”的備課模式。
17、充分發揮集思廣益、優化思路、求同存異,資源共享的作用。
18、 教研活動形成這樣幾個塊面:(1)本周每天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交流(每單元一位教師主備、組內教師討論形成共案);(2)每課習題商討。
19、(3)上周導課教師交流教學反思、組內教師評課;(4)下周導課教師說課,其他教師提出建議,共同商討,制定出最優化的導課教案。
20、 在課堂教學中,組內每位教師要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互動性、實踐性和創新性。
21、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特點,各單元的課型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采用一法為主,多法相助的教學策略,更好地實現“三維”目標,使學生達到共同發展,和諧發展。
22、課堂評價要更加注重人性化。
23、努力打造“有效課堂”。
24、 4、注重實效,作業布置科學合理。
25、 作業設計要注重實效,以發展學生思維為根本,以提高學習質量為宗旨,科學合理,份量適當,難易適度。
26、做到“四精”:精選、精講、精練、精批;“四必”: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有評、有評必糾。
27、批改及時、準確、細致,倡導作業評價多元化、個性化,注重啟導、示范作用。
28、同年級盡力做到作業形式、作業量、批改量、批改形式基本統一。
29、 5、以人為本,關愛學生,注重習慣養成教育。
30、 本組語文老師要堅持“面向全體,照顧差異,人本發展”的原則,注重學生全體發展,更加關注個體差異。
31、要細化、實化、強化“培優幫困”工作,努力做到措施得力,方法細致,過程扎實,時間保障,效果明顯,真正突顯學優生更“優”。
32、對于基礎薄弱的學困生不放棄,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愛護,使之成為人格上有自信、學習上有進步,體現“因材施教”的思想,真正實現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教學思想。
33、 本學期繼續狠抓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抓學習習慣養成、上課習慣養成、作業習慣養成、讀書習慣養成、聽講思考訴說習慣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養成。
34、要盡力做到“抓早、抓小、抓準、抓實”。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