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洪葉 許愿 譚倩文
(資料圖片)
“這是凍干四拼糧,這是上上簽貓條,那個是肉干薄片……” 5月5日—7日,定位“中國寵業年度優選平臺”的第三屆TOPS它博會在上海舉行,其間,來自南京的市民周曼琪收獲滿滿,她告訴記者,這次在它博會上她不 僅買了大量的寵物食品,還買了一些寵物醫療保健產品和寵物玩具,一共花費了5000多元。
隨著時代的發展,寵物的陪伴屬性與情緒價值得到進一步凸顯。養寵需求的增加,讓寵物經濟越來越火熱,成為新的創業熱點和“淘金地”。隨著寵物而萌生的新行業發展現狀如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記者進行了調查。
“鏟屎官”撐起萬億大市場
5月6日,它博會的現場人頭攢動,不少“鏟屎官”從世界各地奔赴展會,為自己的“主子們”挑選商品。記者看到,扶梯處的排隊隊伍長度達幾十米,并且排隊的多為年輕人。據它博會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的TOPS它博會規模全面升級,展出規模超700家展商、4000+寵物品牌,展品范圍包括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小寵、爬寵物及水族產品、寵物周邊等。
“貓狗就是我的‘毛孩子’,它們不僅僅是寵物,更是家人,帶給我許多陪伴和歡樂。每天遛狗逗貓是我忙碌生活中的幸福時光。”家住南京市雨花臺區的“鏟屎官”小文養了3貓1狗,她告訴記者,自己每個月要在寵物身上花費2000元,約占工資的1/4。
據統計,2022年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1.16億只。艾瑞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寵物內容價值研究白皮書》顯示,國內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3117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約為3924億元。
“寵物經濟帶動了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在部分地區,寵物產業已經成為政府重點打造的經濟增長新引擎,我國寵物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中國畜牧業協會寵物產業分會會長劉朗表示,未來十年,寵物行業還會繼續高速發展,寵物經濟規模或超萬億元,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寵物市場。
寵物經濟盛行,各大企業紛紛跨界入局,在寵物賽道發力。去年,伊利股份進軍寵物糧領域。今年,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新增寵物服務(不含寵物診 療)、寵物食品及用品零售;迪卡儂(上海)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新增寵物食品及用品零售、寵物食品及用品開發;貴州習酒電子商務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信息變更,經營范圍新增寵物服務。
“除了中國整體市場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寵物市場快速發展的原因與單身經濟和銀發經濟有很大關系,寵物的陪伴屬性能夠提高人的幸福感。”艾媒咨詢CEO 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分析道,目前在寵物市場角逐最激烈的是寵物主糧賽道,由于其必需性和高復購率,主糧仍然是寵物品牌們最想搶占的高地。
新業態競相潮涌“新賽道”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常州“鏟屎官”盛悅和自家的柯基“拿鐵”一起報名了一場三天兩夜的“漂流”之旅。“自從養了狗后,我因為擔心狗獨自在家沒有人照顧,又不太放心寄養,就很少出門旅游,之前在網上看到了寵物旅行團,就想試試看,正好可以和狗一起旅游。”盛悅說,出發前她特地給自己和“拿鐵”帶了一套 “親子裝”,旅游途中和狗狗一起玩了漂流,還拍了許多照片,總消費大概2000元左右。“五一”假期,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川等地均有“寵物旅行 團”開團,從一日游到多日游,從登山到露營,從滑翔傘到滑雪,多種場景、玩法供“鏟屎官”選擇。
“最近幾年國內寵物旅游興起,背后是龐大的寵物經濟市場,越來越多的‘鏟屎官’希望帶著寵物一起外出旅游,這是一種客觀的需求,也是一種潛在的商機。”業 內人士分析,但“攜寵旅行”業務在向好發展的同時也可能遇到一些挑戰,酒店、交通、休閑度假配套設施中方便攜帶寵物和適合寵物生活的設施與設計不足,以及 “攜寵旅行”的行業規范缺乏,可能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不僅“寵物旅行團”這一新玩法悄然成風,寵物生日、寵物保健、寵物醫療、寵物殯葬等新業態逐漸興起。數據顯示,2022年寵主進一步年輕化,95后寵主已 占主導地位,達36.8%,年輕寵主持續增加。在消費升級和個性化消費時代背景下,年輕寵主對寵物的消費需求在不斷升級,精致養寵、科學養寵逐漸成為年輕 寵主的主流需求。
在它博會現場,記者注意到,耐寵NAIPET的一款寵物除臭消毒機吸引了許多“鏟屎官”駐足。“這種新型的過氧化氫干霧消毒機只需要在機器中添加水,就能 實現高效廣譜滅活消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過氧化氫干霧能夠消殺貓冠狀病毒、貓鼻支原體、貓瘟熱病毒、犬細小病毒、犬冠狀病毒、犬病毒性肺炎病毒等主要病毒,同時能夠及時處理貓狗排泄物所產生的異味。此外,低濃度純凈的過氧化氫干霧對寵物而言是沒有危害的,可以有效避免貓狗舔食吞下,傷害寵物內臟。
今年4月,小文家的一只貓出現了過敏反應,治療費和護理費共計5000多元。“我家寵物比較多,生病后很容易傳染,因此我打算給家里的‘毛孩子’們都上一份醫療保險,算下來單份保險年費約800元,報銷額度是3萬元/年,單次事故最高賠付2500元。”
亂象頻現盼“發展中規范”
目前,我國寵物產業已經發展出覆蓋寵物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全生命周期的產業鏈條。然而,寵物行業高速增長的背后,寵物醫療服務的質量堪憂、寵物產品缺乏有力監管、寵物配套行業亂象叢生。
今年4月,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寵物醫療行業消費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0月,江蘇有1726家寵物診所,數量居全國第二,但僅有32.75%的消 費者表示從未在攜帶寵物就醫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寵物醫療行業從業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不僅寵物醫生“無證行醫”,“無證”寵物診療場所同樣泛 濫,對寵物過度醫療使用假獸藥、違法使用麻醉藥物等,更有甚者開出天價醫藥費,但推薦的多是保健品。
“寵物醫生的薪資構成多由底薪、績效、開單提成組成,藥品開具、保健品開具、醫療保險推銷等都關系到薪資。”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當機構將營收作為KPI轉移到工作人員身上,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醫生推銷保健品等現象。
此外,寵物醫療市場還存在價格不透明、分裝藥品相關信息不透明、不提供銷售憑證等行為,讓消費者在遇到寵物消費糾紛后難以維權,在事后的調查取證、舉報投訴等過程中步履維艱,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寵物醫院的監管難點在于標準的缺失,建立最低的標準來保障消費者權益是關鍵。”省消保委相關負責人建議,要進一步區分伴侶寵物和畜禽經濟動物,明確寵物定義,推動伴侶寵物保護立法;相關部門應出臺地方性標準文件與規章制度,制定動物診療項目定價標準;行業協會、寵物醫療企業要加強動物診療機構病歷本、處方箋等各流程的規范使用;出臺政策規定,由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發布動物診療機構黃黑榜,規范寵物醫療企業經營。
不僅僅寵物醫療行業缺乏標準,寵物食品行業也存在安全性問題,京東寵物、寵物食品原料誠信聯盟和歐陸檢測聯合發布的《2022寵物主糧品質安全報告》顯示,產品原料不透明、配方標注不準確、濫用人工添加劑、工廠殺菌消毒工藝不完善、包裝材料易破損是目前寵物主糧行業亟須解決的5大品質安全問題。
針對該問題,已有相關部門做出了行動。目前,農業農村部對寵物食品出臺了《寵物飼料管理辦法》《寵物飼料生產企業許可條件》等一系列寵物飼料管理辦法和規定,以加強寵物食品管理,規范寵物食品市場;寵物醫療方面新修訂了《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執業獸醫和鄉村獸醫管理辦法》,以規范寵物診療機構和寵物醫師從業者。通過政府牽頭制定相關規范等方式,促進寵物食品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前幾天帶小狗去看病,寵物醫院居然不肯給病例,期待有更多的規范出臺,讓我養‘毛孩子’時可以更踏實。”小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