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羅夏
2023 年 6 月 5 日是第 52 個世界環境日,吉利控股集團正式發布《2022 可持續發展報告》,對于能否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追問,吉利控股的回答是——通過 ESG 戰略,2045 年實現全鏈路碳中和。
在環境變化日益成為焦點的當下,對于企業和消費者而言,對 ESG 的重視意味著不再僅僅關注產品本身,而是重視產品背后企業全產業鏈的資源環境友好程度、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出行安全、信息安全、人文關懷、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等。換句話說:企業是否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與此同時,我國也將應對氣候變化擺在國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吉利控股集團 CEO 李東輝表示:" 作為行業領先的智能電動出行和能源服務科技公司,我們不僅以市場指標來衡量戰略的成功,更是將面向未來的可持續出行場景作為重要參照,讓包括客戶、員工、商業伙伴在內的利益相關方都能從中獲益。"
吉利綠色工廠。從上游到下游,帶動全產業鏈減碳
隨著 " 雙碳 " 目標在中國的實踐,綠色低碳愈發重要。2022 年以來,各大車企紛紛推出減排措施、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等。相比之下,在何時實現碳中和方面卻顯得頗為謹慎。
2022 年,吉利控股率先提出 "2045 年全鏈路碳中和 ",并圍繞總體目標構建出 " 一個目標引領、兩大能源驅動、三大碳中和場景、四大零碳路徑 " 的碳中和戰略路徑。
具體來看,通過綠色電力 + 綠色甲醇兩大能源驅動,綠色低碳與能源安全雙保險,為碳中和奠定基礎;聚焦在碳中和車型、碳中和出行服務、碳中和物流三大碳中和場景,助力全社會碳中和目標實現;同時,吉利還將帶動供應鏈伙伴共同實現零碳材料、零碳制造、零碳動力、零碳場景,帶動供應鏈伙伴構成從自身到價值鏈的全鏈路碳中和路徑。
"1234 碳中和路徑 " 計劃,將吉利控股的當下與未來,清潔能源方面的電力與甲醇,汽車與出行服務物流運輸業務等等,都做了很好的連接。
以汽車業務為例,一輛汽車從生產制造到銷售使用,整個生命周期都伴隨著環保議題。在供應端,吉利汽車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體系,2022 年開發了 13 種低碳材料,并計劃在未來的 25 款車型中使用低碳循環材料。
通過循環材料和動力電池減排,吉利汽車已實現單車碳排放降低 0.38 噸。30% 的一級供應商使用可再生電力,其中 10% 的一級核心供應商已實現 100% 可再生電力使用。
在生產端,吉利汽車 9 個整車基地在 2022 年獲評 " 國家級綠色工廠 ",其中,西安工廠成為國內整車行業的首個零碳工廠。全年整車基地單車能耗及整車基地溫室氣體總排放較 2020 年分別降低 12.1% 和 24.8%。中國境內生產制造基地已實現工業廢水、廢氣達標排放率 100%;路特斯科技武漢智能工廠實現雨水回用,規劃全年節約用水 3.5 萬立方米。
在產品端,極氪 009 全車采用環境友好型材料,實現了植物性原料占比 30%;幾何 E 車型采用植物秸稈塑料材料和可循環 PET 纖維;路特斯純電超跑 SUV Eletre 整車可再利用率超過 89% ……
極氪工廠屋頂光伏。從零碳材料到零碳制造,從零碳動力到零碳場景,吉利控股帶動供應鏈伙伴構成從自身到價值鏈的全鏈路碳中和路徑。通過全生命周期的資源節約和閉環生產、開展自然相關風險與機遇管理,吉利控股正逐步向自然受益型商業模式轉型。
每一座吉利汽車工廠、每一個吉利汽車供應商在環保上的每一份努力,都將惠及當地的環境保護。同時,更加綠色和可持續的產品也有效降低了消費者用車成本,助力節能減排。
2022 年,吉利星越 L、領克 09、第四代帝豪均獲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稱號,博越 L、極氪 009 獲中國生態汽車(C-ECAP)白金牌認證。同時,吉利汽車還持續開展超低排放技術研發工作,新一代 " 雷神電混 8848" 熱效率超 44%。
多技術路線布局,綠色電力 + 綠色甲醇
汽車減排,一方面要減少生產制造過程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需要降低使用過程的碳排放。為此,全球汽車產業都在進行新能源轉型,吉利控股也動作頻頻。
吉利汽車成為首家承諾符合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的中國乘用車企業;首個純電皮卡品牌雷達正式發布,助力戶外低碳生活;Geega 工業互聯網平臺以 " 能耗管理與雙碳解決方案 ",助力企業節能減碳……
在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吉利控股持續探索最適合的減排方式,加速集團的減碳之旅。在探索新能源的過程中,除了綠色電力,吉利控股還走出了一條綠色甲醇之路。
李書福曾指出," 甲醇產業的崛起和發展對于中國的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可再生能源競爭力提升的意義非常深遠。只要利用中國排放的 10% — 11% 的二氧化碳合成綠色甲醇,就完全可以取代現在的所有進口原油。" 這就是吉利控股在綠電之外開辟的新路徑——綠色甲醇燃料。
為了清潔能源的夢想,吉利控股在甲醇領域深耕 18 年,成功解決了甲醇發動機零部件耐醇、耐久性能等難題,掌握了甲醇汽車的核心技術。
吉利甲醇汽車在冰島測試。在車型方面,開發甲醇乘用車、甲醇貨車、甲醇客車等系列車型共 20 余款,涵蓋了甲醇直驅、甲醇混動、甲醇增程等多個動力路線,成為全球首個實現甲醇汽車量產的主機廠,目前吉利甲醇汽車已規模化運行近 3 萬輛,總運行里程接近 100 億公里。
2022 年 3 月 28 日,吉利甲醇轎車和遠程甲醇重卡開啟在丹麥奧爾堡的測試和示范運行。2022 年 12 月 19 日,500 臺吉利甲醇重卡汽車在山西晉中吉利生產基地交付。
2023 年 2 月 21 日,由吉利控股和河南省順成集團共同投資的全球首個十萬噸級綠色低碳甲醇工廠在安陽正式投產,是綠色甲醇實踐的最新成果。
這是我國首套、全球規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氫制綠色低碳甲醇工廠,利用焦爐氣中的副產氫氣,與從工業尾氣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年產量可達 11 萬噸甲醇,直接減排二氧化碳 16 萬噸,間接減排 55 萬噸二氧化碳。
該項目的商業運營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技術路徑。此外,對于煤化工企業轉型升級樹立了標桿,對碳中和具有重要示范意義,以點帶面形成示范效應,這也體現了吉利控股的社會責任感。
交通出行減碳,普惠消費者
在《2022 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吉利控股 CEO 李東輝表示,2022 年,吉利控股集團以電動化、智能化為核心,加速科技轉型、生態協同,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作為行業領先的智能電動出行和能源服務科技公司,不僅以市場指標來衡量戰略的成功,更是將面向未來的可持續出行場景作為重要參照,讓包括客戶、員工、商業伙伴在內的利益相關方都能從中獲益。
為了更好地管理氣候變化相關指標,吉利控股集團立足于多元化產業生態,自主研發了數智化碳管理平臺——吉碳云。截至 2022 年底,吉碳云已應用于吉利控股集團各下屬業務單位、生產基地,幫助吉利 76 個主體核算組織層面碳排放,為吉利體系 100 多款車型、上千個零部件核算碳足跡,在產業鏈上游 1500 余家供應商落地應用,年管理碳排放超 1 億噸。
曹操出行是吉利控股布局 " 新能源汽車共享生態 " 的戰略性投資業務,也是國內首家為用戶設立碳資產賬戶,并逐筆登記訂單產生自愿碳減排量的出行平臺。用戶通過使用曹操出行,每公里能夠獲得約 142 克碳減排量,并全部計入曹操出行個人 APP 端的碳資產賬戶。
2022 年曹操出行綠色出行里程 43.9 億公里,全年服務用戶碳減排超 62 萬噸,相當于節約燃油資源 30730 萬升。
LEVC 全方位出行安全保障。吉利控股另一出行品牌英倫電動汽車 LEVC,已經實現全系產品均采用純電、增程式的新能源動力系統,LEVC TX 車型在英國自下線以來,LEVC 致力于成為零碳出行科技公司的領導者,目前 1 萬多臺車輛累計行駛里程 5 億多英里,累計減少碳排放 16 萬噸。
這些節能減排的成果,充分體現了企業勇擔社會責任,以及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企業發出倡議,消費者積極參與,吉利控股不但要實現自身減排,還通過產品和服務向社會普及這一理念,為減碳貢獻了吉利的解決方案,也成為促進碳中和的標桿和典范。
2022 年 12 月 1 日,吉利控股成為首家以全球合作伙伴身份加入 " 驅動可持續 " 的中國車企,為汽車行業的可持續供應鏈管理行業標準和原則的制定發出中國聲音。
在《2022 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指出,汽車產業的邊界正在被顛覆,踐行 ESG 理念既是順勢而為的一種選擇,更是開創未來的主動探索。
未來,吉利控股將積極主動應對環境和業態的變化,通過科技創新、生態整合、共建共享,以及全球化視野下的公司治理升級,不斷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讓世界因為吉利而多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