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播報:田間興“混搭” 農業探新路

2023-06-10 11:34:16 來源:湖北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稻—蛙—鰍—魚”高效立體種養新模式。


(資料圖)

綠色、生態、高效,是現代農業的目標要求。

近年來,我省依托農業科技“五五”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示范稻漁共生、林下生態種養等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實現“一地多收”“一水多用”,有效提高了土地、淡水資源的利用率和產出率,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稻+蛙+鰍+魚,柑橘+旱稻,小龍蝦+鱖魚……各種意想不到的“田間CP”,相輔相成,為市民餐桌提供綠色生態農產品,鼓起農民的“錢袋子”。

蛙鰍魚成稻田“三寶”

生態米一斤賣15元

“大家都知道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我的基地也有三件寶:黑斑蛙、泥鰍和鯪魚……”6月4日,站在黃梅龍感湖農場六分場的田埂上,湖北禾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曹敘洲指著眼前的稻田綜合種養基地,饒有風趣地說道。

2021年10月,曹敘洲流轉農場220畝農田,轉化采用黃岡市農科院成果——“稻-蛙-鰍-魚”高效立體種養新模式,開啟自己的生態稻米“種植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現場看到,這片立體種養基地,稻田被切分成多塊區域,每塊稻田的四周和上方都被竹筏、網紗罩得嚴嚴實實,防止黑斑蛙逃跑和鳥、蛇、老鼠等天敵偷食。稻田的中央分布著長方形類似秧盤的投料板,無數只小黑斑蛙歡快地跳躍著,穿梭于稻禾之間。田埂邊,依稀可見泥鰍和稻花魚出沒。

“蛙、鰍、魚相當于稻田的‘衛士’?!秉S岡市農科院水產博士陳楠告訴記者,黑斑蛙和稻花魚吃蟲、除草,能防治水稻蟲害、草害,魚的排泄物又是水稻的天然肥料;泥鰍消化黑斑蛙排泄物、疏松土壤,可以凈化水質、提升地力;水稻又為魚、蛙、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這樣“互為供給”,實現了稻田生態系統有機循環,水稻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可不施農藥和化肥,更加優質安全。

曹敘洲算了一筆賬,畝產黑斑蛙750公斤—1000公斤,光這一項,產值就有3萬—4萬元。再加上水稻畝產600斤,少量泥鰍和稻花魚,一畝純收益可過萬元,是單純種植水稻收益的十幾倍。

更讓他意外的是,綠色種植帶俏稻米。去年秋冬,不少客商找到曹敘洲,提前發來訂單,每公斤出價30元。

據介紹,借力“稻-蛙-鰍-魚”高效立體種養模式,目前,黃岡市農科院已在團風、龍感湖建立稻蛙、稻鰍養殖基地1000余畝,并出臺黃岡市地方標準《稻田套養蛙鰍魚技術規程》。

今年,該院引進食品加工企業湖北曉韻食品有限公司,開發稻蛙、鰍、魚預制菜品,進一步延長種養產業鏈。一株水稻與蛙、鰍、魚和諧共生的故事,還在延續……

池塘生態輪養的鱖魚。

共飲一池水 蝦大魚肥

“這蝦真肥!”5月30日,武漢市江夏區梁子湖水產集團有限公司精養魚池旁,一批剛剛起撈的小龍蝦引來參觀者稱贊。

“我們正在采用武漢市農科院新研發的生態輪養模式,收完一季蝦,再養一季鱖魚,一池兩用、雙份收益?!惫军h委委員方文富介紹。

小龍蝦和鱖魚都是市民喜愛的水產品,近年來,養殖規模發展較快,市場競爭激烈。為實現生態高效養殖目標,武漢農科院水產所經過近6年探索總結,充分利用各養殖品種的生物特性,提出“池塘小龍蝦鱖魚生態輪養新技術”,利用小龍蝦與鱖魚養殖時間和空間上的互補,在一年內完成蝦鱖輪養,達到水產品持續產出、資金及時回籠的目標,充分利用了水體資源。

武漢市農科院水產所高級工程師李波介紹,該技術即在同一池塘中將小龍蝦與鱖魚進行錯季養殖。1月到6月養殖一季小龍蝦(50天),7月到12月養殖一季鱖魚(100天)。一畝塘可產七錢以上個頭小龍蝦200斤,產鱖魚200斤。

“通過生態輪養,既可以壯大小龍蝦的個體體格,實現錯峰上市,還能夠有效降低鱖魚養殖密度,增加單位養殖效益,提高鱖魚產量和質量。”李波介紹,養殖戶每畝生產投入3000元到3500元,可產出七錢以上大蝦200斤,可產出鱖魚200余斤或大規格鳙魚200余斤及雜魚,平均每畝經濟效益可達6000元到8000元。

江夏區三門湖漁場鱖魚養殖大戶安新桃,已連續兩年采用小龍蝦鱖魚生態輪養新技術。“池塘不閑,一年收兩季,自然比只種一季蝦時心里有底氣,不會急著把沒長大的蝦撈出來賣?!彼f,采用新模式養成的小龍蝦、鱖魚個頭大、品質好,價格可觀。一家人打理50畝池塘,年純收入35萬元。

目前,這種輪養模式已在武漢市江夏區、東西湖區、蔡甸區示范推廣,養殖面積達到萬畝以上。

節水抗旱稻橘園套種新模式。

橘苗旱稻“手牽手”

果園空地變糧田

“噠噠噠……”5月25日上午,宜昌高新區白洋鎮一處幼齡果園中,水稻播種機正在果園機耕道上奔馳。

這里是該鎮節水抗旱稻橘園套種新模式示范觀摩會現場。正在圍觀的果農感到好奇:水稻不是長在水田里嗎?在果園旱地也能活?

宜昌市農科院水稻和油料研究所所長趙開榮解釋,他們種的是節水抗旱稻,一種適應生長于旱地、坡地及干旱生態環境下的栽培稻類。

白洋鎮是當地農業大鎮,擁有柑橘面積5萬畝、水稻面積2萬畝。今年,為改善果園生態環境、提高林下土地利用率,該鎮從推廣節水抗旱稻橘園套種技術入手,引導農民在尚未掛果的柑橘苗地里,見縫插針套種水稻。

趙開榮介紹,與常規水稻“水種水管”相比,種植節水抗旱稻不需要一直保留淹水層,可直接減少農田灌溉用水,降低紋枯病等病害發生概率和農藥施用量,管理較為輕簡,可緩解當地農村勞動力缺乏、農田抗旱能力薄弱等問題。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目前國內已選育“旱優73”等多個品種,正常情況下畝產可達到600公斤。

一眨眼工夫,伴隨著機聲隆隆,一把把旱稻種子便在果園里“安了家”,與一行行不足半人高的柑橘苗成了“鄰居”。

剛剛作業完的迎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技術人員胡衛東透露,這些旱稻種下后,通過管理,還能使旱作土壤得到持續利用和改良,起到保護果園水土流失和控制雜草的作用。

白洋鎮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趙希蘭介紹,目前,全鎮有8000畝幼齡果園,灌溉條件良好,適合種植套種旱稻。新模式如果推廣開來,能緩解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爭地”的矛盾,有效增加當地糧食種植面積,增加農戶收入。

(責編:白楚云)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动漫美女被到爽流触手| 国产成人无码av|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也|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免费永久看黄在线观看app| 男女一进一出无遮挡黄| 无遮挡一级毛片视频| 任你操在线观看| 麻豆文化传媒精品免费网站|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我的巨ru麻麻奶水喷|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嗨动漫在线观看| 6080新觉伦|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 夜色福利久久久久久777777|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男女混合的群应该取什么名字|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观看|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版|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羞羞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好好热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25页|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yy| 992tv在线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 欧美老熟妇牲交|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