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新聞6月30日電 為期三天的“ACT 2023(首屆)國際零碳城市大會暨零碳建筑博覽會”(簡稱“ACT大會”)在北京舉辦,20余位城鄉建設政府代表、院士、大師、學者、嘉賓,300多位建筑領域資深專家及千余人建筑領軍企業,縱論“零碳”建筑前沿發展方向。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支持下,ACT大會以“零碳建筑領航·城市綠色更新”為主題,由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中聯慕尼(北京)國際會展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ACT大會最高規格的綜合論壇——國際零碳城市大會上,全球頂尖建筑領域的院士、專家、大師從“行業政策及綠色低碳行業技術發展”“共享新發展機遇”角度持續革新認知。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通過視頻發表了關于《我國城鄉能源供應系統低碳轉型路徑》的演講。他提到,城鄉能源供給系統正面臨四大轉變,電力系統、熱力系統、燃料供給系統、農村能源變化都對我國城鄉能源系統低碳轉型路徑帶來影響。在雙碳新階段,建筑要從能源消費者變為產消者,成為國家能源供給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推進建筑柔性用電,倡導和推進光儲直柔建筑實踐,推動構建我國建筑用能電氣化低碳化發展格局。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建筑環境與能源研究院院長徐偉系統介紹了國家標準《零碳建筑技術標準》研編。他表示,《零碳建筑技術標準》重點考慮如何銜接我國節能標準體系。能源生產側清潔化的不斷提升,是推動建筑用能側與能源生產側協同降碳、支撐雙碳目標的主要技術路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彭壽,就零碳材料如何創新驅動零碳建筑發展進行了分享。
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康艷兵在《國家雙碳戰略與能源轉型革命》的主題演講中提到,科學認識雙碳戰略是解決發展問題的本質。節能提效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優選。“雙碳”戰略不僅將催生新一輪能源技術革命,更將帶動新一輪產業革命。
助力建筑低碳轉型除了政策指導與支持,同樣離不開行業熱點的加持與高質量案例接連落地的推進。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總工程師工作委員會理事長毛志兵,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王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設科技集團首席專家、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李興鋼,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吳志強,分別圍繞《建筑企業“雙碳”之路》《走向碳中和——海南博鰲零碳示范區規劃設計與實施思考》《可持續冬奧場館及其基于零碳科技的未來圖景》及《數字技術賦能城市碳中和》等創新技術與前瞻案例,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為中國城鄉建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建言獻策。
在“共謀新發展機遇”這一話題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總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宜明分享了《房地產行業低碳轉型發展》;北京城市管理委員會一級巡視員柴文忠深入剖析實現城市能源系統碳中和的對策建議和實現路徑。
大會首日除了重磅演講內容輪番上陣,特色展覽同樣不容錯過。ACT聯合頭部建筑企業首創產業鏈聯展模式,內容覆蓋建筑全周期、全產業鏈。展示內容涵蓋設計施工、建筑技術、低碳解決方案、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等方面大放異彩的新產品、新技術。ACT大會從6月28日持續至30日。大會第二天、第三天舉辦25場零碳專題論壇,為中國建筑企業布局“雙碳”戰略提供科學發展思路,為建筑業綠色低碳轉型注入更多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