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中職教育深觀察”系列報道
中職學校和專業那么多,怎么選?
【資料圖】
興趣最重要,還要看孩子的能力和專業前景
臺傳媒記者周子凝
“哪個專業發展前景好”“這所學校的哪些專業比較‘吃香’,今后方便就業”……每年中考季前后,對于那些可能上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如何選一所合適的學校和理想專業,是家長們最關注的頭等大事。
臺州共有職業院校30所,其中,高等職業院校3所,中等職業學校27所;公辦17所,民辦13所,現有國家級重點職校10所,省中職名校4所;創成國家、省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示范校分別為3所、7所。
目前,全市職業院校開設339個專業,專業與支柱產業對接率達90%以上,與1500多家企業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其中,建成國家級重點專業2個,省級示范專業47個。
數十個學校、數百個專業中,哪個最合適自己?未來,如果要讀中職學校,應當如何抉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中考成績出來后,希希(化名)的家人就根據成績,和他商量該去哪所學校、填報什么專業。
“這次中考成績不是特理想,我們就想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中職學校。”在希希母親心里,她覺得上中職的偏見慢慢淡去,相對成績不是特別好的孩子來說,在中職學習,孩子能夠提前在技能、技術方面得到提升,為今后就業打下基礎。
“對于學校和專業的選擇,首先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他個人比較傾向設計類專業。”她表示,在學習過程中,對專業的喜歡和對學校的認可十分重要,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
徐女士的女兒在學校選擇方面,優先考慮了與家的距離。“遵循了孩子的意見,考慮到女生相對比較細心,最終選擇了護理專業,加上學校離家比較近,方便她上下學。”
怎么選專業、選學校,在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教務處主任潘明增看來,上中職肯定專業為先,但興趣始終是第一位,孩子在填報志愿時,家長需要遵循孩子的喜好和選擇。“不論是哪種升學方式,孩子最終是要出社會就業。因此學習一技之長至關重要,選對了就業前景好的專業,在未來工作時也比較‘吃香’。”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的不斷推進,這些年,中職院校專業正在迭代升級。比如機電專業,所從事的職業并不是大家刻板印象里的臟活累活,一些精度要求比較高的崗位,女生同樣可以填報。”他說,一些對自己負責的學生會提前通過官網、官微等平臺了解學校的專業大類和具體介紹,并思考將來學什么、畢業后干什么等現實問題。
另外,他還提到,中考成績同樣重要,成績高的同學,選擇范圍更大。
加強專業認知,填報需理性
6月24日,中考成績發布后,全市各中職學校的官方平臺都發布了2023年秋季招生的相關信息,考生和家長根據招生指南,可以在線上對每所學校的專業分類、課程設置等做一個初步了解。
“現如今,95%以上的中職生在三年學制后都會選擇繼續升學,選擇專業的范圍大體與中職所選專業相近或者相同。”三門技師學院團委書記、省級專業學科帶頭人羅文博士說,家長和學生要避免一個認知誤區——有些人非五年制不報,而不是優先考慮專業和學校,“讀中職學校和技工院校,應當優先考慮專業。”
“家長和學生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一定要理性權衡。”他說,即將進入中職學校或技工院校的學生可以先梳理職業規劃,確立欲從事的職業,再結合各個學校的教育資源、合作企業、師資力量、畢業生就業質量等進行選擇。
臺州市教育局高等與職成教處處長鄭琳認為,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適合的專業同樣讓人更好成長。“如何選擇專業和學校,需要大家撇開成見,打破固有觀念,結合自身的情況和社會,如成績、興趣、行業前景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他說,國家乃至于區域發展離不開人才,尤其是應用型人才,而職業院校就是培養人才的搖籃。選擇專業時,要多考慮孩子的特長、興趣,注重專業與其適配度。另外,也要考慮孩子的成績以及今后發展方向,“如果孩子成績處于中上,‘中本一體化’長學制專業志愿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考慮到就業,可以選擇學習一門一技之長。”
鄭琳介紹,目前,單獨招生考試、中本一體化招生、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試招生等錄取方式十分成熟,“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成才通道暢通,中職學生升入高職院校或應用型本科繼續學習已成為常態。
“就業有優勢,升學有通道,職業院校的畢業生發展大有可為。”他說,家長和考生需要加強對職業院校和專業的理性認識,合理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