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今天(7月8日)上午,成都大運會在成都市內舉行了第二個火炬傳遞日活動。火炬分別在四川師范大學(成龍校區)、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四川旅游學院及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龍泉校區)四所學校進行傳遞,共有121名火炬手參與傳遞,分別來自體育、民航、教育、科技等多個領域。
接下來,我們再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去到位于東安湖體育公園的成都大運會博物館,近距離感受大運會的青春活力。
總臺記者王豐:走進成都大運會博物館,最大的感受就是成都的元素無處不在。比如,我們剛一進來,右手邊是成都大運會的吉祥物蓉寶。看完蓉寶帶您來看看蓉光,什么是蓉光呢?獎牌代表了成都大運會的榮譽,“蓉”是取自成都的簡稱,包含了光榮和融合的含義,整個獎牌的設計是呈現了不規則的圓形。另外,獎牌的元素包含成都市的標志——太陽神鳥。此外,在獎牌的綬帶設計上首次采用了蜀錦的制作工藝,實際上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的非常好的案例。
在博物館的中心區域,集中展示了近幾屆大運會的火炬,這其中,成都大運會的火炬蓉火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此外,博物館還展出了包括大運會申辦報告和國際大體聯簽署的主辦合同等珍貴文件,全方位地回顧了成都大運會從申辦到籌辦的整個過程。
成都大運會博物館的展陳主要圍繞申辦、籌辦和舉辦三個部分展開。目前,申辦篇和籌辦篇的展陳已經完成,達到開放的條件,舉辦篇將會在賽后進行布展,預計將在今年底完成布展。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