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天的訪華剛結束,耶倫又改口了。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財長耶倫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采訪時,被問及美國是否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耶倫坦言:
(資料圖)
雖然經濟增長放緩是“適當且正常的”,但不排除美國或面臨經濟衰退的可能。
與此同時,耶倫還提到“就業增長將會放緩”。
有意思的是,就在上個月月底,美國總統拜登還信誓旦旦地表示,美國經濟表現強勁,不會陷入衰退,此前耶倫也緊跟拜登的論調,強調美國經濟不會衰退。
結果時間還沒過去半個月,剛從中國回去的耶倫就再次改口,稱美國面臨衰退風險。
耶倫的這次改口,一方面證實了這次訪華出師不利,沒有拿到美國想要的結果。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美國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銀行信貸減少、企業迎來破產潮,都在預示著美國經濟已經走到了衰退邊緣。
美聯儲繼續加息
前幾天,美聯儲公布了6月份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
會議紀要顯示,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在集體放鷹,表示今年將繼續加息,只是政策收緊速度會慢于2022年年初以來貨幣政策的快速加息。
這份會議紀要產生的背景,是6月份美國CPI數據同比上漲3.4%,較上個月環比下降了0.6個百分點。
但在過去的7個月時間里,美國核心CPI一直在4.6%-4.8%范圍內波動,表現出了極強的韌性,距離理想目標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
因此,為了抑制國內居高不下的通脹壓力,美聯儲大概率會在6月份暫停加息之后,7月份繼續加息。
據CME美聯儲觀察數據顯示,7月份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2.4%,幾乎算得上是板上釘釘。
可現在的關鍵問題在于,美聯儲1年多的接連激進加息之下,國內經濟已是寒氣逼人,如果繼續加息的話,無疑會將岌岌可危的美國經濟進一步推向深淵。
美國經濟處于衰退邊緣
6月25日,摩根大通也發表了一篇報告,其中明確指出了美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表示美國經濟有77%的概率會在兩年內陷入衰退。
無獨有偶,知名美國經濟學家史蒂夫布里茨(Steve Blitz)最近也指出,市場預期已久的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到來。
布里茨在研究報告中提到:
“由于銀行業貸款減少和第二季度企業盈利勢頭再次減弱,所以我們對美國經濟衰退即將到來的觀點沒有發生變化。”
事實上,今年以來美國企業的日子一直不是很好過。
據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數據顯示,在該機構評級系統中的企業債發行人中,今年上半年共有62家企業發生債券違約。
其中僅美國企業占比就高達67%,接近去年同期違約數量的3倍。
并且這還沒完,標普全球市場情報公司數據顯示,截止6月22日,已經累計有324家大型企業提交了破產申請,趨近于去年374份的總水平。
今年前4個月,美國大型企業破產申請數量達到236起,創下了2010年以來的同期最高記錄。
債務違約、企業破產、銀行貸款增長速度幾乎放緩至零增長,種種跡象都在說明美國經濟正在放緩,美聯儲持續加息之下,美國經濟已經來到了衰退邊緣。
可如今美國國內通脹壓力依舊高企,貨幣政策大概率將繼續收緊,勢必會使美國經濟雪上加霜。
美國自食惡果
美聯儲之所以過去一年瘋狂而兇狠地加息,目的就是為了抽取美元流動性,吸引美元回流,像以前那樣收割全世界。
但問題在于,美國手里的鐮刀已經不再鋒利,想繼續割韭菜,顯得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以前美國每當國內出現危機之時,都會憑借美元霸權,制造“美元潮汐”,通過收割其他國家的優質資產來反哺自身,從而轉嫁危機。
可現在呢?
隨著美國將美元“武器化”的次數越來越多,全球都在忙著去美元化,轉移風險,美元信用崩塌,美元霸權的根基已經開始動搖了。
所以,美國現在是韭菜沒割到不說,國內通脹壓力也壓不下去,銀行業接連爆雷,企業破產的破產、違約的違約,紛紛“叫苦連天”,稱得上是危機重重。
但盡管專家們一直在發出警告,美國經濟有陷入衰退的風險,可面對國內高企的通脹壓力,美聯儲除了加息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而美國之所以會面臨如今的局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習慣了利用美元霸權肆意妄為,習慣了讓全世界為其貪婪買單,現在只是在自食惡果而已。
對于美國經濟,其實現在經濟學家們討論的不是衰退不衰退,而是什么時候會衰退,會衰退多久的問題。
如今美聯儲繼續加息幾乎已成定局,目前的聯邦基金利率已經處于2007年以來的最高區間,美國經濟距離衰退已然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