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揚子晚報網7月28日訊(記者 徐媛園)每年暑期,南京科技館客流會屢創新高,今年也不例外。截至目前,南京科技館已累計接待游客14萬人次,預計今年暑期將再次刷新客流紀錄。那么大家到科技館來玩什么呢?
今年暑期,南京科技館引進“大江行地——多姿多彩的長江生物”巡展、“超感世界”沉浸式科技藝術體驗展和“步天歌·星河之夢”天文科普巡展三大臨展,新建“MR元宇宙樂園”“眼健康科普體驗中心”“AI學習太空站”等展項。
同時,依托展品展項資源,面向全市青少年策劃開展“科學實驗秀”“跟我玩科學”“口袋里的科學”等品牌活動100場次,參與青少年逾萬人。科技館承辦的“南京科協大講堂”,圍繞氣象科學、環境科學等主題,邀請專家來館開設科普講座5場次。聯系在寧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團體,開展“地學之夏”“精彩視界”“揚帆起航”“小小物理家”“小小發明家”“小小急救員”“禁毒小課堂”等系列主題科普活動。
而為給游客提供更多停車位,科技館整個暑期將員工停車場對公眾開放,鼓勵員工綠色出行或者提前上班,在開館前把車輛停到園區內不影響游客參觀的地方,空出約40個車位供游客使用。同時,與舜天集團協調共享舜天收費停車場,暑期以來每天最多可分流科技館游客停車200輛次,同時與交警部門積極協調周末部分路段單側允許臨停并加強引導,盡可能滿足游客的停車需求。
暑假期間,不只是客流增加,公眾對科普活動有了更高的期盼。立足公眾的所期所盼,南京科技館積極策劃多種類型的營會活動,積極將科普教育延伸至課堂之外。南京科技館承擔“七彩夏日科普行”市區科協聯合行動的實施工作。活動采取“一日營”的形式,以社區為單位組織未成年人深度參觀科技館、觀看科技特效電影和科學實驗秀為主要內容,已有6批次團隊共計500多人預約參加該項活動,已開展活動5場次。
在迎接八方來客的同時,南京科技館為了補齊向偏遠社區和鄉村輸送科普資源的“短板”,精心打造流動的科技館。這個暑期,南京科技館的科普大篷車滿載科普展教品,頻繁穿梭在社區和鄉村,將以往只能在科技館看到、聽到、摸到的科普展品和科普課程帶到偏遠地區群眾身邊,豐富基層社區和鄉村科普文化生活。
目前,今年暑期科普大篷車進社區活動已預約6場,7月份已走進南京鼓樓區妙峰庵社區,8月份還將走進南京浦口區林蒲社區、建鄴區新河社區、溧水笪村等地。
未來的南京科技館將繼續圍繞“做好‘雙減’中的科學教育加法”這一工作重點亮點,深耕科普教育、打磨精品活動、建強科普陣地、提升配套服務,通過一系列更加務實的舉措,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公眾的需求,去發現、去培養具有科技創新潛力的下一代。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