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3日訊 8月3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發展品質越來越高”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委巡察辦聯合場。邀請濱州市紀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王軍,濱州市紀委常委、市委巡察辦主任畢玉海,濱州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市紀委監委信訪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高潔,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委巡察辦助力發展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王軍介紹,今年以來,在省紀委監委和濱州市委堅強領導下,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全會部署、省紀委全會安排以及市委工作要求,扛牢責任促擔當、深度發力促發展,全市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
提升政治站位,做深做實政治監督。始終把講政治擺在首位,緊緊聚焦“國之大者”“省之要者”“市之重者”,突出政治監督,以實際行動堅決擁護“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做優政治監督載體。深化運用“一臺賬、兩清單、雙責任、雙問責”監督機制,著力構建“發現問題、嚴明紀法、整改糾偏、深化治理”工作閉環;高標準建設政治監督活頁,創新制定政治監督活頁建設《工作指引》和《使用辦法》,加強督促指導,市級113個部門單位已全部建成,縣級已建成432個。做強政治監督抓手。圍繞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實情況、省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情況,綜合運用“紀督”協同、“室組地+職能部門”聯動監督等方式,開展專項監督檢查。上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域違紀違法問題196起255人;推動涉及巡視整改有關部門制定81項整改措施、完善制度44項。做實政治監督檢查。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省委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工作部署以及市委“1+838”工作格局、“1+8+1”重點工作任務,靶向發力、精準監督。上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常態化監督檢查發現問題1800個。
扛牢監督首責,著力提升監督質效。深入踐行監督“基本職責、第一職責”理念,突出精準有效,創新方法舉措,促進貫通融合,推動監督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日常監督突出常態長效。堅持關口前移、挺紀在前,精準運用“四種形態”。上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2125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占78.9%。派駐監督突出權威優勢。深入實施派駐機構“三步三清單”工作法,推行監督重點“專項清單+季度清單”雙清單制度,市紀委監委各派駐機構圍繞安全生產、“三夏”生產、生態環保等重點工作,確定監督重點事項171個,發現具體問題150個,督促制定整改措施298項;上半年,市紀委監委各派駐機構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線索21件,立案12件。聯動監督突出聚力增效。協助市委修訂《關于深化監督貫通協調機制 護航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的意見》及實施細則、流程圖,完善6項制度,明確85項監督重點、57項信息共享事項、31項成果運用事項;加快市委巡察綜合信息管理平臺與監督貫通協調機制融合運行,機制運行以來,市直相關部門單位共向市紀委監委機關移送問題線索52條,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21人。
強化正風肅紀,鞏固拓展作風成果。堅持糾“四風”與樹新風并舉,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勁足的濃厚氛圍。堅持常抓不懈,糾治“四風”頑疾。一嚴到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聚焦“關鍵少數”、盯緊關鍵節點,加大“四風”查處力度,對頂風違紀問題,從嚴從重從快查處。用好“直通車”工作機制,強化專項監督檢查和集中察訪,開展群眾訴求“一鍵直達”活動,推動基層治理不良現象及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問題專項整治走深走實。上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69起93人;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65起72人。堅持疏於清障,優化營商環境。深化落實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通過創新構建“專班跟進監督—政府重點督辦—行政審批幫辦代辦—紀委執紀問責”推進體系、開展護航優化營商環境訪談、廣泛征集問題線索、選設優化營商環境監測點等舉措,全力打通營商環境“大動脈”、暢通經濟發展“微循環”,以紀檢監察“硬約束”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上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損害營商環境問題46起51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2人。堅持嚴管厚愛,激勵擔當作為。深入落實問責會商和提級審核機制,精準科學穩慎問責,上半年,全市開展黨內問責45起,問責黨組織6個,問責黨的領導干部75人,黨紀處分4人。持續加大容錯糾錯、澄清正名、嚴查誣告陷害、關愛回訪工作力度,大力倡樹“組織為干部擔當、干部為事業擔當”的鮮明導向。上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容錯糾錯13起13人,為40起44名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打擊誣告陷害行為7起7人,跟進回訪受處理處分干部148人。堅持紓困解難,維護群眾利益。扎實開展“12158”民生實事專項監督、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常態化機制化推進“打傘破網”,上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274起395人,其中,鄉村振興領域159起206人。在全市紀檢監察系統開展“初次舉報辦理質效提升年”活動、“信訪舉報突出問題集中攻堅行動”,同步推進業務范圍內外交織問題甄別、分流、跟蹤、督辦,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眾工作、合情合理合法處理群眾訴求。
堅持嚴的基調,持續深化標本兼治。樹牢“全周期管理”理念,推動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時、同向、綜合發力,切實讓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覺悟而“不想”。在強力懲治中鞏固反腐態勢。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堅定不移推進懲貪治腐,上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86件,黨紀政務處分440人,留置42人,36人主動交代問題,挽回經濟損失2.54億元。在深化治理中鞏固制度防線。深化運用《紀檢監察建議閉環管理和效果評判工作辦法》,不斷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上半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129份。在尚廉踐廉中鞏固思想堤壩。以廉潔文化建設為總抓手,召開全市廉潔文化建設推進交流會,著力構建“黨委主導、紀委主推、系統主抓、單位主責”的廉潔文化建設責任體系;打出觀看警示教育片、座談交流、學習研討、現場教育、“送廉上門”等“組合拳”,進一步做實做細警示教育;充分挖掘利用濱州本土文化資源,大力做好傳承弘揚文章,凝聚各方合力,創新多元載體,深入開展廉潔文化“八進”活動,構建“有站位、有品牌、有體系、有路徑、有呈現”廉潔文化建設“五有”格局,不斷擦亮“黃河清韻 廉潤濱州”廉潔文化品牌。
深化政治巡察,切實推動改革發展。堅守政治巡察定位,著力在市縣一體推進、深入對村(社區)巡察、推動巡察整改等方面抓落實、促提升、謀發展。緊盯重點領域開展監督。聚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對10個開發區(工業園區、產業園)開展十屆市委第三輪巡察,從政治監督角度發現阻礙高質量發展深層次問題294個;采取“常規+專項+提級”方式,對7個市直部門(單位)黨組和14個鄉鎮(街道)開展十屆市委第四輪巡察;統籌市縣巡察力量,配合十二屆省委第三輪巡視開展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深化運用“一辦法一清單”,加強“一把手”巡察監督。標本兼治做實“后半篇文章”。按照市委“七個到位”巡察整改要求,常態化落實“集中反饋+‘一對一’反饋+專題研討輔導”機制;抓好市委書記專題會議研究決定事項整改落實,向34個單位移交辦理事項22個;截至目前,十屆市委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完成率77.5%,共推動各級各部門(單位)健全完善制度機制149項,追繳上繳財政資金1.47億元;堅持以案示警,選取市委巡察發現34個典型問題,編印《應警應戒》,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聚焦基層切實服務保障民生。采取“市委提級巡鄉鎮(街道)、縣委聯動巡村(社區)”方式,指導7個縣(市、區)對14個鄉鎮(街道)所轄村(社區)黨組織開展常規巡察,通過集中開展邊巡邊改,推動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出行難”“用電貴”、人居環境“臟亂差”等“急難愁盼”問題17項,并由點及面推動開展集中整治、專項治理5次,推動巡察利劍直插基層,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勇于自我革命,鍛造紀檢監察鐵軍。加強自身建設,鍛造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鐵軍隊伍。以學鑄魂筑牢政治忠誠。抓實理論學習,開展紀檢監察青年論壇,創新舉辦“紀檢夜校”,開展系列專題訪談,推動全市紀檢監察干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抓牢黨性教育,通過領導帶頭示范講專題黨課、利用全市紅色教育資源開展主題黨日、組織紅色觀影、全覆蓋開展黨性分析等舉措,不斷加強黨性鍛煉,增強黨性修養,確保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落地見效。注重融合推動成果轉化。與加強黨的建設相融合,落實“強黨建”思維和“過程黨建”要求,召開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打造廉潔文化長廊,加強干部“四德”建設,進一步壓實內部管黨治黨責任。與提高工作質量相融合,舉辦市級紀檢監察干部業務素養提升專題培訓班,著力強業務、提素養。與優化工作方法相融合,堅持與“深學習、實調研、抓落實”工作年活動相結合,細化落實10個方面44項具體任務,開展市紀委委員調研行動,聚力推動干部隊伍思想、作風、能力、紀律建設全面提升。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攻堅之年,做好全年紀檢監察工作意義深遠。下一步,濱州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委巡察辦將以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最美濱州篇章提供堅強紀律作風保障。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