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以來,廣州已經出現多例輸入型登革熱患者。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日消息稱,廣東已進入登革熱流行季。
登革熱主要是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而且伊蚊在廣東省廣泛存在,因此,居民在海內外登革熱流行區感染后返粵,如不注意防蚊,會在居住的社區內引起登革熱傳播。
根據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今年5月中旬的通報,6月至10月是廣州登革熱的高發期。隨著境外旅游和跨境商務活動的復蘇,廣州面臨的登革熱疫情輸入風險較高。隨著蚊媒密度逐漸攀升,廣州登革熱輸入導致本地病例的風險增加。
廣東疾控相關負責人表示,登革熱治療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早發現,早診斷,及早采取有效對癥治療,絕大多數患者會康復。僅極少數患者會發展為重癥,表現為嚴重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會死亡。但是大眾也不用太過擔心,大多數人感染登革熱后癥狀會很輕甚至無癥狀。
廣東疾控部門提醒,登革熱是由伊蚊傳播的疾病,只要不被蚊蟲叮咬,就不會感染。家里及時清理飲水機、花盆底托等積水,適時使用蚊香、電蚊拍、殺蟲噴霧劑等進行驅蚊;早上及傍晚蚊蟲活躍時間外出,穿淺色、寬松的長衣長褲或涂抹趨避劑以防被蚊蟲叮咬。(完)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宋彥霖
本文作者:中國新聞網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蘇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