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24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銀川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全國機械工業產品質量創新大賽頒獎盛典暨中國(銀川)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論壇在寧夏銀川市召開。
會議現場。 中新網記者 李佩珊 攝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被稱為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脊梁。中國(銀川)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論壇現場,多名院士、專家學者就如何推進智能制造,促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作主旨演講,共同探討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技術創新方向。
中國工程院院士馬玉山作了題為《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分享了創新對于智能制造領域重要意義。他表示,產業基礎是產業形成和發展的基本支撐,無論對產業發展質量、發展潛力和可持續性,還是對產業鏈、價值鏈的控制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產業基礎高級化”涉及產業基礎能力高度化、產業基礎結構合理化和產業基礎質量鞏固化的統一。
論壇現場,銀川市政府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比利福液壓氣動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永安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臺州市東部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與銀川高端裝備制造界的翹楚企業簽署合作協議。
同步舉辦的首屆全國機械工業產品質量創新大賽以“新時代、新思維、高質量”為主題,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機械工業產品質量問題,服務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促進機械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大賽共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等29個行業協會參與協辦,收到申報項目400余項。其中,徐工、陜重汽、沈鼓、陜鼓、中信重工、上上電纜、合肥通用院等21家重點企業獲得金獎。
經專家組審查評議,大賽共167項質量創新的好思路、好方案、好產品脫穎而出,通過大賽平臺相互交流合作,宣傳推介,開拓創新,營造出了重質量、重品牌、重誠信的行業氛圍,為產業轉型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近年來,銀川市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聚力發展“三新”產業,加快建設“兩都五基地”,持續培育壯大智能鑄造、數控機床等高端裝備制造業,以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儀器儀表為代表的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以智能鑄造、數控機床、精密軸承、儀器儀表、新能源裝備等為主要鏈條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目前,銀川市共有裝備制造規上企業103家,產值219億元,銀川經開區獲批國家裝備制造示范基地。
“目前,銀川市培育了全區50%以上的科技型企業,搭建了全區60%以上的科技創新平臺,貢獻了全區70%的研發投入,擁有全區80%以上的高校院所,聚集了全區80%的科技人才。我們將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充分發揮科技教育人才綜合優勢,重點培育壯大新能源裝備、煤機裝備、石化裝備、礦山裝備、機械基礎件等細分產業集群式發展,創新拓展枸杞采摘、葡萄藤壓埋等機械裝備開發,加快經濟技術開發區、蘇銀產業園東西兩極高端裝備制造業高地建設,著力打造西北地區智造產業集群發展的核心承載區。”銀川市委副書記、市長陶少華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