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30日,由天津證監局、中金所、天津市期貨協會與南開大學聯合舉辦的《期貨投資理論與實務》開課,標志著金融期貨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系列活動正式啟動。該課程面向南開大學金融學院2020、2021級本科生,共計舉辦12次專題課程。天津證監局、中金所、天津市期貨協會、南開大學相關負責人參加開課活動。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特聘教授葉春和作了題為《認識期貨——期貨市場的演進與發展》的專題講座,講座從案例出發,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期貨的基礎知識、國內外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期貨交易的風險及管理、期貨市場發展啟示與展望等,帶領師生們走進期貨、認識期貨、了解期貨。
中金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金所近年來認真落實證監會與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教育的合作備忘錄》相關要求,把普及金融期貨知識、宣傳金融期貨市場功能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金融期貨專業性較強,投資者教育工作任重道遠。此次系列活動的啟動是對投資者教育新途徑、新模式的積極探索,有利于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整合優質資源,提升在校大學生對金融期貨的認知水平和風險管理意識,有助于交易所與學界業界在投資者教育、金融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等方面凝聚更大合力,對構建“大投?!惫ぷ鞲窬帧灮袌錾鷳B具有積極作用。
天津市期貨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人才是期貨市場發展的基石。期貨行業當前亟需期現結合、量化風控、研發營銷等復合型人才。在現階段對期貨人才的培養,一定要發揮行業機構的作用,加強與高校的合作,更大力度提升產教融合,在人才的“供給側”上做文章,向未來輸送具有現代市場風險管理意識、了解期貨市場、熟悉期貨市場的現代經濟人才。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