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終,很多人都心思思買臺靚車。近期好幾位朋友向車天下君咨詢:看見一款同樣的新車,從手機APP賣新車的平臺上看到的車價,比自己在4S店談了好幾天的價錢還要低好幾萬元,但這個車卻在外地。如果去異地購車,到底劃不劃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車天下君留意到,當前正規的購車渠道多,提車已不限于授權4S店,消費者面對新的購買方式出現了“選擇困難癥”。本期車天下君為大家解惑異地買車是否劃算。
[實例一]:異地4S店買車 總價便宜2萬多元?
家住花都的黃先生最近想買一輛英菲尼迪的QX60混動車型,向4S店咨詢后得知,該車官方指導價為51.8萬元,本地優惠只有1.1萬元左右,算上購置稅和全險費費用,總額超過56.6萬元。隨后他在網上查詢獲悉,如果在杭州的4S店購買,優惠幅度超過2.5萬元,算上購置稅和全險費用,55萬元能全搞定。當地4S店還表示,允許黃先生“上外地牌”,也就是不強制上杭州號牌。
但最讓他“心癢癢”的是,一家專賣新車的正規電商APP報出的價錢更低,還提供首付一成的“便利”!黃先生只需要支付5.18萬元,選擇一年12期月供車貸,月供12816元,一年后再選擇補齊剩下的購車款391722元;或者選擇三年36期月供14014元即可提車。購車費用包含了新車購置稅和一年保險。以第一種貸款方式為例,加上提車服務費5900元,黃先生總共花費只需要54.5萬元,算下來便宜2萬元!不過,APP平臺要求黃先生必須去東莞提車且在東莞上牌。面對異地如此優惠的價格,黃先生實在很糾結:算來算去,到底該不該異地買車呢?
[實例二]:網上購買異地平行進口車 差價8萬元?
平行進口車的興起讓很多喜歡進口豪車的消費者大呼便利!尤其是可以以很低的價格買到其他國家銷售的豪華車,很與眾不同。在東莞做生意的賴先生看中了寶馬X6中東版車型,讓他難以取舍的是,不同平行進口車商給出的保價不同。原本售價73萬元左右的3.0T寶馬X6四驅汽油版車型,深圳平行進口車商報出的價格,優惠后近60萬元;但他通過天津某平行進口車商的網上平臺詢價得知,那里有現車,且可以優惠20多萬元,也就是52萬元左右就可以成交,而且提供進口車售后的“全國聯保”服務。兩者差價竟8萬元!
賴先生算了一筆賬,坐飛機去天津買車,然后自己開回來或板車運輸回東莞,總共成本支出不到1萬元,相當劃算。他只是略為憂心:異地購車交易,是不是還有無法預測的隱形成本和風險。
關于上牌和售后
車商承諾“全國都沒問題”
很多人都知道在北京、杭州、上海等4S店扎堆且競爭激烈的地方購車會更便宜,但是卻擔心異地上牌的問題。當然,目前這種擔心是多余的。隨著今年7月新《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的實施,異地購車和異地上牌都符合規定。不過,在購買的時候,消費者還是要留意一些捆綁條件,譬如有的車商會對不在本店上牌的新車,減小優惠的幅度,相對賣得會貴一些。
隨著網上汽車電商平臺的興起,全國范圍內選車、購車已成為趨勢,但售后服務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全媒體記者采訪發現,因為傳統4S店為當前主流的購車渠道,仍占強勢地位,新車購買后的維修保養還是需要去相關4S店進行。不過,對于在非本店購買的新車,大部分4S店表示可以服務。
全媒體記者查閱大眾、別克、豐田等主流合資廠的相關售后規定發現,主機廠對于旗下國產車型都有“全國質保”的“通行證”,只要是生產廠家指定的4S維修點,都可以保修和辦理索賠,售后方面是不受地域限制的。如果一些4S店向客戶收取異地保養服務費,都是不符合規定的,可以打廠家電話投訴。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非本店購買的車型的售后維修,有的4S店給予的優惠會相對少一些。如果購買的是平行進口車,要留意是否承諾全國聯保。
“隱形成本”計算:
便宜≠省心和劃算
雖然上牌和售后看似無后顧之憂,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外地買車需要來回奔波,不僅有額外的風險,而且在銷售和售后方面,也存在部分的“隱形成本”,這些成本并沒有直接體現在車價上面。因一時貪圖異地車價便宜,也許最后并不一定省心和省錢。
首先,交通費用。異地購車肯定要考慮來回的交通費、住宿費、油錢和餐飲費等。去的時候,或者搭飛機、或者坐火車還算方便,但新車購買后,一般自己開回來——過路費和油錢也是一筆不少的費用;如果用板車運回來,按照當前的運輸車收費,三五千元是省不了的。其次,車價便宜或有附加條件。打算異地買車之前,一定要跟銷售員做好相關約定:外地人來買車上外地牌是不是也能享受這個車價。因為不少4S店對于本地上牌和外地上牌是“兩套優惠政策”。有的附帶要求在店里買保險、加裝等。記者調查發現,上臨牌的服務費就有不同,比如,在杭州,有的車商收取1500元的服務費,而廣州一般只收取250~500元。除此之外,還有買全險的費用,有的4S店直接按原價收取,實際上在本地購買保險也有一定折扣。
[專家指路]:
能“省”萬元以上才劃算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專家對記者表示,總的來說,當前平行進口車和網上電商的興起,直接拉低很多新車的報價,全國買賣新車也變得稀松平常。但如今異地買車的花費要求消費者自掏腰包,車商并不能給予太多便利,所以,買車前消費者要清楚各類隱形成本和風險。異地購車比自己在當地購車便宜至少1萬元以上才叫“劃算”。協會預計:“隨著新管理辦法的實施,多種購車渠道加入競爭,沖擊汽車4S店在銷售渠道的‘壟斷’,汽車銷售方面的異地購車便利服務也會逐漸興起。”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留意到,一些電商APP平臺讓買車如“購物”一樣便利。在一家9月底剛上線的某新車電商APP上,記者留意到,消費者只需要繳納不到6000元的服務費,就可以安坐家中,平臺提供包括:新車異地上牌、買購置稅和保險、按揭貸款等一條龍的“跑腿服務”,而且車價還很便宜,車源均為“廠家直供”。
[律師提醒]:
汽車“三包”異地追責成本高
“汽車三包”實施至今,成為很多消費買車維權的重要依據,不過對于異地買車的消費者來說,有一點是需要做好心理建設的。廣東君德律師事務所的周律師表示,現行“汽車三包”政策的核心是“三包到店,責任到人”,出問題找的是所在店,而不是所在品牌,所以消費者一旦在異地買車,車輛后續發生了質量問題,則需要找回原來的購買車商,由此產生的維權成本,消費者要有心理準備。全媒體記者從一汽豐田、東風標致等授權經銷商處獲悉,當前汽車品牌所指的質保,僅限于買車后到全國任一家同一品牌的正規4S店做保養維修,但不包含車輛出問題的退換。除此之外,一汽豐田本地4S店的理賠專員周小姐告訴記者,異地購車,千萬不要買保險,因為一旦發生事故起來,理賠流程很復雜。所以異地購車,建議只買“裸車”即可。
鏈接:異地購車注意事項:
1.臨牌。不要選擇雙休日過去購車,因為大多車管所不上班,無法及時辦理臨牌。沒有臨牌,就無法自己開回所在城市。
2.排放標準。很多城市的排放標準不一樣,如廣州執行的是國五標準。貪便宜買了國四的就不能回來上牌了。
3.按揭。一般來說,去異地4S店買車是不能按揭貸款的,只能付全款。如果一定要做按揭買車的話,建議可以通過電商APP平臺,如今首付和利率的門檻都很低。
4.手續。異地購買車輛,一定要辦全手續,正規發票、合格證等所有材料都齊全了,再給錢車商,不然以后補辦很麻煩。購買進口平行車也一樣。
5.驗車。這個很考驗自己的眼光,有的車很便宜,但也許是長時間的庫存車,會有“暗病”,一旦后期使用出現問題,雖然有“汽車三包”可以維權,但來回奔波打官司,又是一番巨大的成本支出。
6.購置稅。將車開回本地后,要先到稅務局補交完車輛購置稅。車輛購置稅一定要回當地先繳納,然后才能去車管所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