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的第一天,歡迎你來到新能源汽車元年。為什么說2018是新能源汽車元年呢?有五點說法與你分享。
一是全球潮流:停售燃油車成趨勢
2017年,“停售燃油車時間表”成為全球車界最熱詞。以歐洲大陸這個汽車誕生地為原點,荷蘭、挪威、德國、英國和法國等國家相繼表示,將在2025-2040年間,禁售燃油車,并公布了具體的時間表。
長安啟動“香格里拉計劃”新能源汽車戰略,到2025年開始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
2017年,中國車企在停售燃油車上與世界車企同步。長安汽車、北汽集團、以及吉利旗下的沃爾沃汽車均宣布,將在2025年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
2018年,世界新能源車產銷將從亞太市場的壯大開始,進一步走向全世界。2017年,中國以超過110萬輛的新能源乘用車保有量占據全球市場總體份額的36.8%,超過美國、日本和挪威三個國家保有量總和。毫無疑問,中國將是這場劇變的引領者。
二是國家藍圖:新政直擊發展關鍵
2017年,中國政府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新政頻出,雙積分和補貼退坡兩大政策直指新能源汽車發展關鍵問題。
去年9月,工信部宣布自2018年4月1日起,針對在中國境內銷售乘用車的企業實行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積分)及新能源乘用車生產(NEV積分)的 “雙積分”考核。
重慶發出首張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
去年12月,重慶等省市開始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截至目前,全國107個城市掛出新能源汽車號牌超26萬個。
同樣在去年12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信部、科技部聯合發布公告: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2018年,新能源車補貼按計劃將大幅降低。按照此前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確定的大方向,2019-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將下降40%,直至2020年補貼完全退出。
兩方面的政策促進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目標宏偉,預計2018年銷量將達到100萬輛,到2025年實現新能源汽車保有量700萬輛。
三是車企行動:新戰略新車型不斷涌現
2017年,國內外車企相繼推出新能源戰略和新能源汽車新品。長安汽車等車企還將推進新能源汽車專用平臺的研發。2018年,這些新車中的一部分將有望走進千家萬戶。
長安新能源事業部由長安汽車副總裁李偉擔綱
長安汽車發布新能源全新戰略“香格里拉計劃”,成立了由長安汽車副總裁李偉擔綱的新能源事業部。2020年前,長安汽車將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百公里”。長安汽車將傾力打造三大新能源車專用平臺,2025年前累計推出全新純電動車產品21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12款。
北汽新能源汽車
北汽集團宣布開啟以全面新能源化為重要特征的新能源汽車2.0時代,全面實施“引領2025戰略”。到2025年,北汽新能源要確保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全國第一、全球前三。
福特蒙迪歐Energi亮相廣州車展
福特計劃在2025年之前,70%的福特品牌在華銷售車型將提供電動車版本。福特蒙迪歐Energi已經亮相廣州車展。
比亞迪唐二代
2017年,比亞迪EV車型續航里程全面提升至300公里水準。2018,比亞迪蓄勢待發,全新設計語言下的唐二代、宋MAX混動版將成為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升級排頭兵。
日產第二代聆風
東風日產發布“i-動力計劃”。將積極推進導入包括e-POWER技術在內的新一代智能混動系統。日產第二代聆風也在廣州車展首秀,續航里程達400公里。
廣汽新能源概念車亮相廣州車展
廣汽新能源在廣州車展上以獨立公司身份亮相,將著力推動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突破。
金康汽車在2017年斬獲了國內第八張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牌照。其母公司小康股份擬以30億元投資多個新能源汽車項目。
四是共享出行:顛覆傳統實現疊加效應
新能源汽車不僅是一輛車。當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技術、共享汽車商業形態的結合,將為我們的出行帶來顛覆性的變化。汽車從買著開到租著開,再到人工智能幫你開。2017年,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蓬勃發展,2018年,新能源共享汽車帶給你一個科幻一般的現實。
長安分時租賃品牌“長安出行”在重慶、杭州、南京、合肥投放近4000輛逸動EV,注冊會員超過3萬。聯手合作伙伴,目前已建成6000個充電樁。
盼達無人駕駛汽車
盼達用車和百度發布了首款應用無人駕駛技術的共享汽車,在重慶新能源汽車推廣行動媒體試駕會上,盼達用車透露,無人駕駛示范車輛將于2018年在重慶啟動試驗,屆時將能看到科幻一般的“車找人”場景。
截至2017年11月,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品牌EVCARD實現進駐城市40個,注冊用戶超過160萬,運營車輛超過2.4萬輛,全國車位數約4.5萬個。
同時,以易租通為代表的新能源物流企業也在迅速發展,目前在重慶已經建立9個網點,相信未來將有更大的發展。
五是產業騰飛:全產業鏈聯動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汽車元年的到來,還會讓我們看到一個比傳統燃油車的產業鏈。全產業鏈聯動,將成為2018年的新主題。
特來電充電樁
充電企業方面,2017年,特來電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系列產品,實現了超過93%的高效電能傳輸效率,傳輸距離可達20CM以上,最大功率可達60KW。
電池企業方面,2017年,寧德時代宣布具備6.7GWH的動力電池生產能力,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它的目標是到202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公斤,成本降一半。
新能源汽車天生為環保代言:零排放、低能耗的它,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行動。需要國家出臺更好的政策,需要更多企業針對它開發出更多專用平臺和全新車型,更需要的是有更多的企業積極參與,以產業鏈聯動激發化學反應,實現可持續發展,共同奔向2018這個新能源汽車元年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