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7日透露,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已經由發改委和建設部正式印發。按照規劃,到2035年,關中平原將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并將實現四大發展目標。
據介紹,關中平原將包括山西、陜西、甘肅在內的數十個市區縣,面積近11萬平方公里,人口近4000萬,地區生產總值近1.6萬億元,建設規劃期為2017年到2035年。
發改委表示,關中平原城市群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能夠推動全國經濟增長和市場空間由東向西、由南向北拓展,有利于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按照規劃,到2035年,城市群質量得到實質性提升,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實現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備的城鎮體系全面建成、創新型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支撐體系日趨健全、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有效構建、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四大目標。阻礙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基本消除,市場一體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共建環境共保、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基本建立。
目前,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還面臨一些問題,如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不強、創新成果就地轉化水平不高、開放合作層次不高、生態系統相對脆弱等。
對此,發改委表示,未來將加大統籌規劃,協同發展,通過創新驅動、深化改革,瞄準體制機制瓶頸,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促進資源要素充分流動和高效配置,有力有效加快城市群建設進程。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徐林表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有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城市群將成為未來我國大部分人口與產業的承載地,有助于推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