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小米等手機企業紛紛跨界造車之際,車企也開始“反向”造手機了。6月13日據官方信息公示,李書福名下的星紀時代已與魅族科技簽署協議,擬收購其79.09%股權,一舉成為最大股東。作為國內率先重視起“車機互聯”終端融合的傳統車企,吉利對手機市場的野心已眾目具瞻。
不止吉利,蔚來、特斯拉等智能汽車企業也于近期傳出了要造手機的消息。在汽車、手機企業紛紛“擁抱”彼此的動作背后,手機和汽車的界限似乎越來越小了。有分析人士指出,車企造手機,核心還是最終為汽車的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所服務。汽車和手機的應用生態正在趨于融合,企業間相互的跨界,不是要成為彼此的代工廠,而是對未來生態的提前競爭。
吉利造手機迎來大幫手
6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經營者集中簡易案件公示表》顯示,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紀時代”)擬收購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珠海魅族”)79.09%的股權,并取得對珠海魅族的單獨控制。
翻看星紀時代背后的股權架構很容易發現,吉利正是這一筆收購案背后的主導者。公開資料顯示,吉利持有星紀時代32.3%的股份,是后者的大股東,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持股6.15385%,是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這項收購已經接近塵埃落定的階段,對于吉利和魅族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魅族找到大金主續命,吉利距離自己的手機夢也更近了一步。
事實上,吉利對于手機行業早已野心勃勃。2021年9月,吉利官方宣布李書福將進軍手機領域,星紀時代就曾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逾百億元,定位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今年1月底,吉利也曾傳出與魅族洽談收購的消息。
收購魅族將為星紀時代帶來什么?李書福又為何大費周章跨界造手機?業內有分析認為,星紀時代收購珠海魅族,將會為雙方帶來雙贏局面。魅族能夠獲得雄厚資本支撐,星紀時代及吉利,則將大幅加強自身軟件研發能力,雙方未來可以聯合進軍手機市場并發力車機智能互聯。
車企為何要造手機?
隨著汽車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手機與汽車的交集愈加廣泛。當前,市面上的部分智能汽車已經可以在車機系統上實現打電話、拍照、發微信甚至點外賣等功能,而智能手機也可以利用APP操控汽車。有人說,未來的汽車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像是一種智能設備,或者形象地說,是一只大號的手機。
而車企與手機企業的資本跨界,更是加速了彼此的融合速度。在小米、蘋果、華為等手機企業加速向汽車產業滲透的同時,部分頭部車企也開始“反向”謀劃進軍手機領域。除了吉利,此前特斯拉、蔚來也有傳出造手機的計劃。那么,為什么車企非要造手機不可呢?
行業觀點普遍認為,這是源于車企需要打造移動智能終端的生態閉環。而對于手機業務布局,李書福曾表示:“手機是快速迭代的隨身移動終端,是電子產品市場驗證及軟件創新的應用載體,既能讓用戶盡快分享創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轉移到汽車中應用,實現車機和手機軟件技術的緊密互動。”
有遠慮也有近憂。除了打通生態閉環的愿景,解決車機互聯上的實際問題可能更接近于車企造手機的初衷。車內部分功能的實現受制于手機廠商,是目前汽車產品優化過程中的一大難題。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近日公開表示,蔚來將推出手機和蔚來電動汽車進行匹配。他談到,手機是與車連接最重要的智能設備,蔚來車主中有50%用戶用蘋果手機,40%用戶用華為手機,現在蘋果用戶比例正在進一步上升。蘋果對汽車行業較為封閉,比如蔚來第二代平臺的車標配UWB,蘋果不開放接口,蔚來很被動。從用戶利益和體驗出發,蔚來會好好研究手機和以車為中心的智能終端設備。
業內人士表示,車企想要在未來打造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智能座艙,而不把主動權交給手機廠商,與此同時還要面對來自小米華為等手機廠轉型造車的競爭壓力,都必須加強自己的軟件研發能力,制造自己的手機,是一條更為大膽的出路。
(記者 郭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