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己制造的第一輛車是解放牌汽車,生產于1956年。1956年7月13日,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吉林省長春市第一汽車廠全新的裝配線上組裝。從此,中國結束了無法制造汽車的歷史。
一汽的變化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縮影。經過十幾年的改革,我國汽車產業形成了全新的管理體系,產品結構日趨合理,升級換代日益加快。中國汽車已經開始大量進入國際市場,汽車產業已經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生產了500多萬輛各種類型的汽車。
早期解放牌汽車有CA10、CA10B、CA10C等。,由后輪軸驅動,6缸直列水冷四沖程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70 kW,載重4噸,可牽引4.5噸拖車,最高時速75公里,百公里油耗29升。未來,改進后的CA15車型(包括CA15K、CA15J等。)就會產生。其外觀與CA10相似,載重能力5噸,發動機功率85 kW,最高時速80 km/h。
從1956年到1986年,總共生產了102萬輛汽車。1988年,進行了置換設計。第二代CA14I卡車重5噸,可拖6噸拖車,最大功率99 kW,最高時速90 km/h,百公里油耗22.5升。該車性能優異,可靠性好,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能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大修里程(底價查詢|查配)是CA10車型的兩倍,達到20多萬公里,可以改裝成各種變形車。此外,解放牌轎車還擁有CA34I自卸車、CA93I半掛車列車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