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斯蒂芬·卓博斯基執導,朱莉婭·羅伯茨、雅各布·特瑞布雷、歐文·威爾遜等聯合主演的暖心勵志電影《奇跡男孩》將于1月19日登陸中國院線。影片講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奧吉進入普通學校,積極面對生活的勵志成長故事。
《奇跡男孩》去年11月在美國上映收獲廣泛好評,IMDb評分高達8.1,爛番茄新鮮度達到85%。此前片方在國內舉辦百場超前點映活動,溫暖勵志的情節打動了不少觀眾,貓眼點映評分高達9.1分,豆瓣目前也有8.4分。
近日,影片導演斯蒂芬·卓博斯基攜片中小男孩奧吉的扮演者雅各布·特瑞布雷來到中國出席首映活動,并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A
導演斯蒂芬:
使用妙招調動孩子表演
《奇跡男孩》改編自全球暢銷小說《奇跡》。導演斯蒂芬稱,自己三年前第一次讀小說,那時候自己的孩子剛出生,“它的多角度敘事我很喜歡,所以有機會拍電影時,就想到了這個故事”。相比于原著,電影加重了奧吉父母的戲份,“爸爸更有趣,媽媽更溫暖,歐文和朱莉婭是兩個特別好的演員,值得我為他們加戲份”。
斯蒂芬回憶,原著作者R.J.帕拉西奧有一次到拍攝現場探班,恰逢當天拍攝校長發表講話的戲份,斯蒂芬就安排帕拉西奧坐在臺下,還偷偷修改了演講詞,把帕拉西奧請到了臺上。對于電影的呈現,帕拉西奧也給予了超高評價,贊其很好地詮釋了小說里的各種情感。“對于我來說,能得到原著作者的肯定是最重要的。”斯蒂芬興奮地說。
選角方面,斯蒂芬表示自己為雅各布在電影《房間》里的演技所折服,“他是一個特別有表演天賦的孩子,很真實,也很善良,很適合演奧吉”。片中還有七個小朋友參演,為了調動孩子們的表演,斯蒂芬想了很多“妙招”,“拍一場戲時五個男孩忘記了臺詞,我就跟他們說:‘你們可以想象自己是一支籃球隊,對臺詞就像傳球,輪到誰講臺詞就像輪到他持球一樣。’那場戲就很順利地拍下來了。有時候給孩子們起一個超級英雄的昵稱,也能鼓舞他們更好地表演”。
斯蒂芬曾執導劇情片《壁花少年》,講述一名性格內向的少年的成長故事,這次的《奇跡男孩》同樣是關注特殊少年的成長。斯蒂芬坦言自己對少年題材關注更多:“當我還是個小男孩時,一些電影改變了我,讓我有了夢想。我現在做了父親,也想創造出感染力強的電影給我的孩子看,能夠為年輕人拍電影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相比跟成年演員合作,斯蒂芬表示,跟兒童合作盡管有挑戰,但更有空間,“成年人的專業性強、經驗豐富,容易入戲,也更容易記臺詞。但孩子們在表演中會滿腔熱情地去玩,釋放他們的天真直率”。
B
主演雅各布:
戴著特效面具感覺很酷
片中的主角奧吉天生臉部畸形,經歷了27次手術才恢復了聽覺和視覺。他從小由母親在家里教導,直到五年級才有機會進入普通學校學習,但因為長相特殊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和欺負。為了演好這個特殊的角色,年僅11歲的雅各布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比如上網搜索面部畸形的相關資料,探望現實中的“奧吉”們,“我跟他們聊天,聽他們講任何想跟我分享的故事。我把聽到的東西都記下來,表演之前再看一遍。我還去過兩次集體活動,遇到很多長相特殊的小朋友,我們聚在一起,最后成了好朋友”。
這次以特效裝出鏡對雅各布來說既新鮮又有挑戰,“以前從來沒化過這樣的裝,我也很期待自己會變成什么樣子”。聊及化裝過程,雅各布顯得很興奮,“每次化裝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過程很有趣。那個面具看起來有點可怕,但戴上之后發現并沒有很糟糕,感覺很酷。特效面具不是完整的一片,是好多不同的部分,脖子、眼皮、臉、假發、隱形眼鏡等等。雖然戴著不太舒服,但是看到鏡子里的自己,能幫助我發揮想象成為奧吉”。
初進學校的奧吉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和欺負,但在父母、老師和好朋友的幫助下重拾信心,并用行動改變了其他人的看法,還自信地說出“我可是拼了命才讓自己這么帥的”。在雅各布看來,自信又幽默就是奧吉最可愛的地方,“不要在意別人怎么評價自己,做自己就好”。他也希望通過電影能夠提醒大家,“校園凌霸是很嚴重的事,學校應該是給孩子們安全感的地方,能被公平對待,才能更好地學習和自我表達”。
年僅11歲的雅各布已經出演過多部電影,前年他在電影《房間》中扮演一名從出生便被囚禁在一個小房間里、直到5歲才有機會與外界接觸的小男孩,獲得美國評論家選擇獎最佳新人演員獎,并成為奧斯卡關注的新星。雅各布表示,對比《房間》的壓抑氛圍,拍攝《奇跡男孩》更歡樂,“這是我第一次跟這么多小朋友一起拍戲,有很多樂趣。我們八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團隊,經常一起玩、一起笑,導演斯蒂芬還給我們起了名字,叫‘了不起的八個人(The great eight)’。”
這是雅各布第一次來中國,他在飛機上就忍不住從窗戶向外觀望,“以前只看過中國的照片,來到這里之后發現,中國真的很美,建筑物都很高大”。此次行程安排包括吃北京烤鴨、爬萬里長城等,令小男孩格外興奮,“簡直太棒了,我已經迫不及待期待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