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全國人身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之后,保監會又召開了2018年全國財產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保監會官網2月13日發布公告稱,會議部署了2018年財產保險監管工作,并指出財險行業目前存在承保投機、經營管理激進、經營數據失真等八大問題。
“個別公司經營激進、數據失真”
“有的產品設計偏離保險本源,片面突出產品的理財特性。有的產品違背保險原理,承保投機、賭博風險,定價沒有遵循精算原理,產品結構同質化問題也很突出。”保監會在公告中提及,2017年財產保險監管在防風險、治亂象、補短板和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同時財險行業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八大方面。除了前述“產品背離本源”的問題,還包括經營管理激進、市場競爭失序、經營數據失真、公司治理失效、合規意識淡漠、內控薄弱和激勵機制扭曲。
“經營激進”這一問題,除了部分人身險企,在財險領域也有顯現。保監會稱,財險行業風險意識不強,個別公司的資金運用、資產負債匹配、流動性管理面臨巨大挑戰,對整個財險行業也帶來負面影響。
經營數據失真的情況也存在于財險領域。比如,市場有些公司承保理賠數據虛假、經營費用虛假,有些公司存在償付能力虛假、資本信息虛假等問題,導致監管政策難以落實到位。
與此同時,在“市場競爭失序”的問題上,車險市場以“高費用”為手段開展惡性競爭的問題尤為突出,個別公司把賠付率下降帶來的改革紅利異化為競爭的本錢,導致車險費用水平居高不下。
“有公司追求私利不顧公眾利益”
保監會也指出公司治理失效、合規意識淡漠和公司內控薄弱的問題。比如,有的公司決策機制缺乏制衡,內部股權斗爭激烈,嚴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董事會不了解保險業發展規律和公司經營情況。
對于合規意識淡漠,保監會稱,“突出表現為少數公司對依法合規經營的要求根本不重視,總想打監管政策的擦邊球,重視市場規模,輕視市場規范,追求私利不顧公司和公眾利益,游走在違法違規邊緣。”
在內控薄弱的問題上,有公司核心內控制度不健全,運作機制和流程不完善,沒有形成一套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機構的有效運作機制和運作流程,導致公司經營穩定性差。
此外,“激勵機制扭曲”的問題主要反映在,有的公司僅將經營費用與保費規模密切掛鉤,造成公司盲目擴張保費規模,從而容易積累風險。
■ 數據
2017年37名險企高管被罰558萬元
保監會公布的2017年財產保險監管數據顯示,通過開展農業保險和機動車輛保險業務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治理,保監會全年共對10家總公司、17家省級分公司開展現場檢查,共處罰總公司9家次,省級分公司11家次,罰款966萬元,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9家次。同時,處罰公司各級高管人員37名,罰款558萬元。
針對車險電銷違規的問題,2017年10月31日保監會曾對多家公司開出罰單。其中,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在2015年開展車險電話銷售業務中,公司工作人員使用與事實不符的表述向投保人銷售,對本公司經營情況進行虛假宣傳,對同業公司情況進行不實宣傳等。基于上述電銷欺騙投保人的行為,保監會對中華聯合罰款15萬元,時任中華聯合副總經理被予以警告并罰款5萬元。
記者注意到,車險理賠環節也是財產險投訴的主要問題。去年,保監會及各保監局共接收機動車輛保險投訴42068件,其中理賠投訴32044件,占財產險投訴總量的68.56%,主要反映車險定核損和核賠階段的責任認定爭議、理賠時效慢、理賠金額無法達成一致等問題。
對于2018年的財險監管工作,保監會透露,治理財產保險市場亂象為工作重中之重,農業保險和商業車險是抓手,會堅持從嚴整治、從重問責。“堅持高管和機構雙罰,對于影響惡劣、屢查屢犯的機構和人員綜合運用罰款、停止新業務、停用產品、吊銷經營許可證、撤銷任職資格等措施實行頂格處罰,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保監會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