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部近五年熱片,50位專業影評人;是一堂電影深度賞析課,更是一場影評人實力大考。繼《兩地書》與《在春天》兩檔精品節目后,《今日影評》欄目于春暖花開之際全新推出特別策劃系列節目——《看·電影》,自3月16日起在CCTV-6電影頻道每周一至周五22:00檔播出。面對因疫情造成的電影“空檔”,《今日影評》特別策劃《看·電影》力邀50位具有影響力的優秀影評人,甄選近五年來的50部影片,選取獨特角度深入評點這些作品的閃光點與不足之處,并邀請廣大網友為影評人的表現“云”打分,用經典電影與優質影評充盈這個特殊時期。
4月2日21:48,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師劉天池受邀做客CCTV-6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特別節目《看·電影》,從影片構圖及色彩層面入手,評析電影《西虹市首富》。
含蓄克制反獲廣泛贊譽 零度表演貼合生活邏輯
疫情阻礙著影視劇組開工腳步,卻令很多演員抓住了充實自我、沉淀演技的時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表演類綜藝節目紛紛將“炸裂”作為探討演技的代名詞,但電影《地久天長》的出現卻打破了這樣的一般表演認知。憑借片中看似面無表情、毫不“炸裂”的表演,演員王景春、詠梅卻接連包攬柏林國際電影節和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最佳表演獎項。此類含蓄克制的表演,為何會備受好評,我們又該如何欣賞此類表演?《今日影評》特別節目《看·電影》現場,劉天池老師將為觀眾朋友們細致評點。
一些評論將王景春與詠梅在《地久天長》中的表演稱為一種面部的“零度表演”,即波瀾不驚、甚至像靜止一般。對于很多觀眾觀感中的“不過癮”,劉天池透過《看·電影》指出文藝片的風格、調性更要求表演要符合生活的邏輯,而這個邏輯分為心理邏輯以及外部行為邏輯?!犊?middot;電影》節目現場,劉天池以王景春與詠梅的兩段表演作例,具體闡釋這種表演風格。
王景春詮釋動作分寸 詠梅忠于生活情境
結合王景春飾演的劉耀軍在得知齊溪飾演的茉莉懷了自己孩子時的片段,劉天池向《看·電影》指出在耀軍理應因再次獲得孩子而高興時卻淡淡地講出一句臺詞——“它不是這么回事。”“我覺得最漂亮的表演,是當分離之后劉耀軍獨自在車里的那個嘔吐。”在劉天池看來,這個反應將其此前做出的選擇“吞咽”下去的分寸,在那一瞬間傾瀉而出,比起言語更為真實有力。
而在接下來的一場戲中,詠梅飾演的王麗云看似沒表情、卻像在回憶一般的延伸,似乎帶我們回憶著他們曾經經歷的一切。面對《看·電影》的鏡頭,劉天池坦言自己試想在生活中像麗云一樣已知丈夫行為時,也認為詠梅的表演是最為準確的。在劉天池看來,王麗云沒有做剁下菜刀等強反應,證明并不想啟發耀軍,而就陷在彼此依偎生存的規定情境當中,正如其臺詞所言——“你說要是再沒了你,我還能活下去嗎?”“一個好的演員可以把握住矛盾沖突最為集中的部分,而用最少的動作、最少的表情、最少的語言將人物心理傳達出去。”
王源表演獲認可 擅用活體傳情感
在《地久天長》中,青年演員王源的表演備受關注。對于王源表演,劉天池向《看·電影》表示認可。在她看來,王源的這個角色恰恰游離于主線故事之外,作為代替品的他很想知道父母的愛究竟是真的還是只是對原來兒子劉星愛的替代,進而催生叛逆。在一場向母親道歉的戲中,兩人彼此鏡頭對切,王源的眼神極其痛苦又透著渴望,而他渴望的真實卻得不到解答。對于他跪別父母的那場戲,劉天池向《看·電影》指出王源如果在復雜情感交織的層次上再推進一點,則會令表演更加完美。
對于普通電影觀眾而言,這樣含蓄的表演會曲高和寡嗎?面對《看·電影》拋出的疑問,劉天池坦言有時只有這樣的表演才會令觀眾感同身受。由全片最后的上墳戲份,劉天池指出其中特別高級的便是兩人薅草、靜坐,沒有任何多余言語,“就是釋懷之后的兩位老人接受了在墳頭跟兒子做最后的告別”。談及劉耀軍手中“酒”的道具,劉天池指出這是用以傳遞人物內心情感溫度的“活體”,“擅用小道具、擅用你的身體行為,這是一個職業演員必須要告誡自己的”。
據悉,《今日影評》特別策劃系列節目《看·電影》每周一至周五22:00檔在CCTV-6電影頻道播出,并在全網平臺上線。同時,《今日影評》也同步于官方微博(@今日影評Mtalk)舉辦“你最喜歡的影評人”評選活動,在線觀眾可為喜歡的《看·電影》影評節目微博點贊,即可同步為所支持的影評人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