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閑置空地可以利用起來,增設為小停車場,既方便村民,游客來了也能停。”11月29日,在臨平區塘棲鎮丁河村會議室內,十余位農家樂老板娘,在“魚鷹嫂”的召集下,正在為村里未來農文旅融合的發展獻計獻策。
丁河村毗鄰800余畝丁山湖濕地,歷史上是個“手搖槳櫓、網捕魚蝦”的傳統小漁村。漁民捕魚,會養幾只鸕鶿,當地人將其稱為“魚鷹”。這些年,丁河通過提煉潛心工作、回報百姓的“魚鷹精神”,逐步探索出一條以黨建為引領、法治為基礎、德治為保障、自治為根本、智治為支撐的“四治融合”基層治理新路子,有效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
如今的丁河村粉墻黛瓦、蓮葉依依,是美麗鄉村大花園,更是城市近郊鄉村旅游度假的熱門目的地,“魚鷹精神”正帶領著這里的村民踏上一條村興民富的希望之路。
“潛水捕魚” 她們讓丁河環境更美
一大早,家住丁河村龐家埭2組的戴亞萍已經和“魚鷹嫂”志愿服務隊的隊友們一道,挨家挨戶上門分發《五水共治倡議書》,耐心地和村民們解釋著保護丁山湖生態環境對丁河村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性。
“我們的隊伍2019年底就成立了,全部由女性組成?,F在有三十多名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各個年齡層。”戴亞萍介紹說,她是最早一批加入“魚鷹嫂”志愿隊的成員之一,剛開始主要是幫助推動村里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垃圾分類和庭院整治工作。
“當時挺難的,很多人都不理解,需要我們花的時間和精力不少。”戴亞萍說,正是因為難,她們就商量了每天早上定點、定時上門服務,通過耐心講解、親自示范,讓村民們切實感受到庭院整治帶來的好處。
憑著這股子“潛下去”的勁頭,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魚鷹嫂”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成為基層治理中的補充力量。哪家有困難,她們都能第一時間掌握并及時處理,給予村民溫暖。
“做潛水捕魚的魚鷹,就要潛入水底,用心工作,踏踏實實把事情做實做深,這也是組建‘魚鷹嫂’隊伍的初心。”“魚鷹嫂”志愿隊隊長沈劍芬介紹說。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眼下,“魚鷹嫂”志愿隊的服務內容也從當初單一的推動環境治理,擴展到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村莊治理、鄉風文明建設等內容,村民主動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變得更高了,也更加有效地激活了鄉村治理的潛在力量。
“魚鷹領銜” 他們一起創造幸福
在丁河村,傳承“魚鷹精神”的不只有“魚鷹嫂”,還有由村干部、黨員骨干和鄉賢們組成的“魚鷹大隊”。
今年,塘棲水鄉風韻線二期建設推進,需要拆除丁河村22戶農戶的輔房。“魚鷹大隊”成員龐勇發家也在其中。可推進工作遇到了阻礙,見此情景龐勇發率先簽字同意,把自家的輔房拆了。
龐勇發所在的這個“魚鷹大隊”由六支志愿者隊伍組成,分別承擔著平安巡查、環境治理、糾紛調解、困難幫扶、建房服務和便民服務等任務。作為區鎮兩級“三服務”的延伸觸角,六支隊伍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引領,帶著黨員干部一起深入到村民中,幫助大家解決大大小小各種問題。比如有農戶就在“魚鷹大隊”建房服務的幫助下,光建材費就節省四千多元,相當于農戶一個月收入。
“‘魚鷹大隊’解決的事看似不大,但其中的‘魚鷹精神’卻讓大家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同創造幸福。”丁河村黨委書記朱祖華坦言。
這兩年,整個丁河村都變了樣:村里路更干凈、開闊,旅游、娛樂設施更加完善,風氣也更正了,村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而這樣的變化也讓村子美麗產業的發展更加順利。近年來,“琺酷酒業”“丁河鮮粽”等企業選擇入駐丁河村,智慧農業園、龐家埭“百匠坊”商業一條街等鄉村游項目也紛紛落地。今年4月,丁河村還與杭州樂學同游簽訂了研學基地合作協議,全年將接待近千名中小學生到丁河體驗鄉村教育。
就在前幾天,臨平區剛剛發布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村建設規劃方案,計劃到2022年底,丁河村將建設完成魚鷹表演基地、現代農業果園、新建鄉村旅游中央廚房、電商創業基地和戶外野趣活動園等五大項目。屆時,丁河村的旅游品質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未來的丁河村將以黨建為引領,以臨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村建設,將丁河村最終打造成魚鷹文創產業村落,走出一條丁河特有的‘共富之路’”朱祖華充滿信心地說道,“‘魚鷹精神’這篇文章,丁河還要繼續寫下去。”
(記者 涂玥 沈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