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攻堅、共富示范,全市規劃資源局系統正全員行動。
日前,從蕭山機場傳來好消息,機場三期項目新建航站樓及陸側交通中心工程I標段通過竣工驗收,進入場內精細裝修階段,將在杭州亞運會前建成投運。
“由于機場項目體量大、涉及的設計單位多,驗收前,出現了測繪面積數據‘打架’、和規劃圖紙對不上的難題,多虧了市規劃資源局蕭山分局等部門一次次的上門服務,連續兩個月的時間,手把手服務‘解剖麻雀’,終于幫我們找出了出現偏差的原因,解決了難題。”蕭山機場相關負責人感慨,早一天完成竣工驗收,意味著就能早一天進入后續的消防驗收、質檢等環節,項目部也能減一分壓力、多一分從容,“規劃資源部門的保障投入堪比‘雪中送炭’,至少幫我們省下了大半年的時間。”
不僅僅是蕭山,2月份以來,全市各地亞運項目“捷報頻傳”:錢塘區轄內輪滑館、擊劍館比預計時間提前通過竣工驗收;淳安亞運場館建設進入“收官”倒計時,亞運場所周邊、公路賽道兩側的邊坡地質災害風險排查全面展開……
事實上,辦好一場亞運會,從前面的項目選址、報批,到最后的竣工驗收、發證,全程都離不開規劃資源要素保障。尤其亞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一項,自宣布籌辦亞運會起,杭州就投入了“戰斗”。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杭州通過優化選址“摳”指標、立足自身“墾”指標、借助外力“籌”指標,不遺余力保障亞運項目落地。據市規劃資源局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全市已累計保障各類亞運及配套項目新增用地2.39萬畝。
年初,市規劃資源局進一步印發了強化亞運保障服務的通知,明確以最高標準、最快速度、最好作風、最佳效果做好服務保障。
“接下來,我們還要加強與部、省對接,全力沖刺規劃調整、項目報批,繼續做好亞運村周邊配套、235國道杭州老余杭至五常段、滬杭甬高速紅墾段等重大項目用地保障工作。”市規劃資源局審批處相關負責人指出,規劃資源部門將盡全力確保所有亞運項目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實現用地規范,經得起檢驗。
值得一提的是,受服務亞運項目啟發,我市進一步優化了用地報批的流程:對暫未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的,在可預見的情況下,允許容缺受理,先行開展用地審查,用地批準前補齊相關要件。目前該做法已擴展到全市所有重大項目用地報批。
同時,針對建設工程具備驗收條件并完成實測繪的,合并辦理規劃核實和土地復核驗收,實現核驗合一。目前市規劃資源局正在制定相關政策,計劃下步推廣惠及更多項目實施。
隨著全省“數字化改革”的戰鼓吹響,杭州又結合實施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數試點,進一步夯實三維空間底圖基礎數據,推出了“土地碼”“讀地云”“耕地云”等多個應用場景,構建了包含農轉用、做地收儲、供地出讓、登記發證、方案審批、開竣工管理在內的建設項目“全鏈條”用管體系,實現相關數據即時生成、自動歸集、內部共享,促進亞運項目、重點項目再到一般項目的規劃用地審批全面提速增效,有效縮短投資項目落地時間。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
“舉辦亞運會既是杭州的一場大考,也是倒逼部門提升本領、創新攻堅的契機。”市規劃資源局負責人表示,服務保障亞運會,全市系統每名干部都是東道主、參與者,沒有局外人、沒有旁觀者,將舉全系統之力擔當作為,爭分奪秒、加班加點推進服務保障各項工作,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為亞運會籌辦作出規劃資源部門應有的貢獻。
(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趙恒坤 蔡麗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