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列控(36.370,0.00,0.00%)(603508.SH),中國列車控制領域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曾經(jīng)的券商愛股,備受賣方推崇。2015年底,A股仍身處股災的陰影之中,思維列控上市后竟錄得12個漲停板,市場熱度可見一斑。
但上市不到一個月,新股漲停打開之后,這家備受推崇的公司,就開始漫長的下跌之路,直至破發(fā)。公司業(yè)績也在上市次年就變臉,開啟下滑模式。
2016年1月11日,思維列控市值曾一度飆高到220.64億,當前市值僅58.19億。160多億市值慘烈蒸發(fā)。
無數(shù)散戶深度套牢,眾多蒙眼唱多的券商被集體打臉。
思維列控到底怎么了?過去的2年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目前這家公司正在停牌籌備重大事項,這究竟是投資者翻身的良機,還是別有隱情?
今天就來講講這家吃鐵路飯的券商愛股。
上市業(yè)績就變臉,券商愛股遭遇“滑鐵盧”
開始講這家公司的業(yè)績之前,先重溫一下自上市以來這家公司的股價走勢:
在上市之后的12個漲停板打開之后,思維列控股價開始了階梯式下跌,直至2018年2月底停牌,其股價跌幅達到七成,市值蒸發(fā)160多億,眾多散戶深陷其中。
思維列控在上市第二年就上演了業(yè)績變臉的大戲。
上市之前,一切看起來都非常靚麗:2011年到2015年,公司營收從3.01億增長到7.35億,增幅達到144.2%;凈利潤從1.11億,增長到2.7億,增幅143.2%。2016年,上市之后的第一個完整財年,公司營收和利潤開始急轉直下。如下圖所示,以IPO為分界線,思維列控的業(yè)績畫出了一條長長的拋物線:
2017年,公司營收4.6億,凈利潤1.3億,比2015年分別下滑37.4%和51.9%。這個業(yè)績水平甚至遠低于上市之前的2014年,那一年,公司凈利潤2.38億。
巨額并購標的質量存疑:現(xiàn)金流窘迫,利潤含金量不足
在股價持續(xù)下滑之后,思維列控自2018年2月28日起開始停牌。
2018年3月8日,公司發(fā)布公告稱:擬以現(xiàn)金方式收購藍信科技不超過49%的股權,經(jīng)交易各方協(xié)商確定交易對價不超過8.82億元。而標的公司藍信科技的IPO申請,在1月份剛剛被證監(jiān)會發(fā)審委否決。
否決的主要原因為:
1、趙建州作為藍信有限第一大股東,自藍信有限成立至今,一直是藍信有限及發(fā)行人的實際控制人。同時,2013年12月以前,發(fā)行人的股權曾存在若干次代持安排。
2、發(fā)行人存貨余額較大,存貨周轉率呈下降趨勢,應收賬款余額較大。
在招股說明書說中藍信科技自己也羅列了7條財務風險,其中重要的幾條為:
1、應收賬款發(fā)生壞賬損失的風險。
2、存貨金額較大、周轉較慢導致公司面臨流動性風險。
3、凈資產收益率下降的風險。
4、經(jīng)營活動現(xiàn)金流量凈額低于凈利潤的風險。
業(yè)績大幅下滑的思維列控收購了一家風險問題這么多的公司,未來真的可以掌控住嗎?
蒙眼狂推,多家券商被打臉
思維列控業(yè)績變臉,股價持續(xù)下滑之際,仍有多家券商給出推薦買入或維持推薦的評級。直接上截圖:
以安信證券為例,即便思維列控業(yè)績低于預期,2017年4月19日和25日還是連發(fā)兩份研報看好思維列控未來的發(fā)展空間并推薦買入,目標價均為73元。
可發(fā)布研報時思維列控就已經(jīng)處于下跌狀態(tài),在這之后更是一跌再跌。以安信證券最后一份研報前一日的收盤價54.10元計算,到本次停盤前累計跌幅達36.35%。即便以評級有效期截止日的股價計算,距離目標價差距也相當可觀。
另外,在思維列控股價下滑期間,東興證券(14.170,0.57,4.19%)分別于2017年4月18日及2017年8月14日發(fā)表兩份研報,表示“未來值得期待”。然而,從其第一篇研報發(fā)布過后至今,思維列控跌幅為37.75%;在其第二篇研報發(fā)布過后至今,思維列控跌幅為24.87%。
在一眾券商“熱捧”之下,思維列控股價自2017年3月初以來跌幅超過44%。
其實,券商對于思維列控的“青睞”,從2015年公司上市之初就開始了,從我們搜羅到的研報來看,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買入”和“推薦”評級,但事后證明這些研報集體被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