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三板公司北京光彩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彩傳媒”)發布了2017年年報。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雖營收9877.6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7.6%,但歸母凈利潤只有3048.89萬元,比同期減少了14.43%,業績可謂是不太好看。
造成這樣的原因或為其營收增速不敵成本增速,同時費用支出尤其是利息支出增多,而這或與現金流緊缺有關。
陷入現金流匱乏旋渦
光彩傳媒是一家有明星背景的新三板掛牌公司,其法定代表人是李小冉的丈夫徐佳寧,而這正是兩人的“夫妻店”。據公司資料顯示,徐佳寧李小冉分別持有公司36.54%,14.42%的股份,為公司頭兩大股東。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有文章、婁燁等明星參股。按理說,擁有眾多人脈及圈內資源的明星開起公司來應該是容易很多,然而光彩傳媒的業績卻沒有想象中亮眼,2017年營收只有7.6%的漲幅,而凈利潤更是下滑了14.43%。
翻看年報可知,公司該年度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為財務費用及營業外支出的大漲。對此公司解釋稱,財務費用的增長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公司資金需求量比較大,對外融資金額較大而償還的利息,這正好可以印證公司現金流匱乏的狀況。
2017年10月25日,從未從二級市場融資的光彩傳媒公司發布《2017第一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宣布“以定向發行方式成功發行8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募集資金2000萬元,主要用于公司補充公司日常經營需使用的流動資金以及償還部分外部人借款”。與此同時,營業收入變動主要是因為繳納增值稅滯納金,而之所以未能按時繳納增值稅不知是否和當時流動資金緊張無錢繳稅有關。
其實從2016年起,公司便開始大舉借錢。除去項目為“固定投資收益”的機構項目投資款,光彩傳媒從2016年中到2017年底短短一年半時間借款28筆,幾乎沒有時間間隔且數額高達1.07億元。而令人詫異的是,4筆銀行借款、3筆機構借款及5筆利率高達14%的民間借款之外,竟然還有16 筆個人借款,如此大量的個人借款實屬少見。
截止年報發行日,公司還有9筆近4800萬將于近期到期,不知公司賬上只有逾1400萬的現金如何承擔這么大的壓力。
新浪財經發現,伴隨著這次融資還有一定的業績對賭。徐佳寧、李小冉夫婦承諾, 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承諾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6500萬元、8500萬元。根據條件,若公司2017、2018兩年的累計凈利潤未達到承諾數的80%的話要做出相應股份補償。而聯想到2017年只有3048.89萬的凈利潤,今年夫妻倆的壓力還是相當大。
《我的機器人(19.480,-0.43,-2.16%)男友》觀眾能否給予期待反響?
查閱其年報可知,光彩傳媒2017年度增加的現金流大多為報告期截止日收到的霍爾果斯飛俠形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打來的《我的機器人男友》的預售制片款8960萬。而這部和其他公司合拍的《我的機器人男友》可謂是公司接下來的重頭戲。
報告中稱,該劇由毛曉彤、姜潮、李小冉等人主演,講述了科學家之子因意外事故身亡,被父親改造成半人半合成的人工智能后再次遇到一直愛慕他的女孩由此發生的愛情故事,是一部涉及科技題材的影視作品。
眾所周知,近來,科技主題一直十分火熱。光2017拍攝的互聯網科技題材影視劇就有黃軒和楊穎主演的《創業時代》、羅晉和鄭爽主演的《為了你,我愿意熱愛整個世界》、景甜和李治廷主演的《極客江湖》,相比以上幾部,不論是卡司、還是出品公司亦或者話題熱度,《我的機器人男友》顯然遜色很多,觀眾能否給出期待反響在此還要打個問號。
此外新浪財經發現,光彩傳媒多熱衷于拍“一直在模仿,從未超越過”的電視劇。無論是如今正在投資的《我的機器人男友》,還是已經出品的《破產姐妹花》,都容易讓人聯想到別國大熱的有著相似名稱的電視劇,容易給人蹭熱度但創新度不足的感覺,這也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大瓶頸。
另,年報顯示,截止到報告期,《我的機器人男友》已經發生相關支出7062.13萬元,其中支付毛曉彤(上海)影視工作室1672萬,這大概率是毛曉彤這部電視劇拍攝的片酬,按照40集的長度預估,演員單集片酬可見一斑。而據媒體報道,其前男友陳翔2016年應得的經紀分紅收入為1342.60萬元,雖2017理應有所增長,但是否真印證了外界所傳的毛曉彤片酬比陳翔高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