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在位于高邑縣的石家莊國際陸港集裝箱站臺上,搬運貨物的龍門吊一直在忙碌著,一列帶著50節車廂、100個標準集裝箱的列車即將起運。
“我們現在是24小時作業,班列天天發。這趟列車是發往莫斯科的,旁邊堆著的集裝箱是等待下一趟列車的。”手持對講機的鐵路貨運作業組組長暴建中告訴記者。
中歐班列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系最為緊密的路徑。石家莊國際陸港自2018年6月首開中歐班列以來,班列開行線路、數量實現穩定增長。2020年開行中歐班列105列,發運10124個標箱,開行量比2019年提升708%;2021年1-11月,開行中歐班列166列,運輸貨物12.37萬噸,價值33.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0%、68%和120%,各項數據遠超2020年全年總和。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指出,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使共建‘一帶一路’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我們石家莊國際陸港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石家莊國際陸港副總經理任永昌介紹,作為河北融入“一帶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石家莊國際陸港今年率先在京津冀地區開通到德國漢堡、法國巴黎、芬蘭赫爾辛基的國際線路,中歐班列運營實現快速發展。
目前,石家莊國際陸港已開通8條國際線路,線路覆蓋蒙古、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法國、芬蘭和中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以石家莊國際陸港為起點,覆蓋亞歐大陸的國際物流網絡。
此外,石家莊國際陸港還開通了京津冀首趟跨境電商專列、國際海鐵聯運班列等特色精品班列,并且實現常態化開行。特色精品班列的開通,為京津冀地區外貿進出口企業提供了多樣化選擇,享受到班列物流的高效能與低成本,加速了“走出去”步伐。
“近兩年,中歐班列需求量非常大,貨柜‘一箱難求’。”石家莊國際陸港國際班列事業部經理李江娜介紹,中歐班列的運輸時間僅為海上運輸的1/3,而運輸成本只有空運的1/5。班列出口貨物涵蓋陶瓷、箱包、服裝、機械設備、汽車配件、自行車配件、太陽能組件、防疫物資及PVC手套等,河北制造占到了八成以上。
疫情期間,中歐班列經受住考驗,實現不斷檔、穩開行,保障了“河北制造”走向海外的穩定運輸。同時,積極運輸防疫物資,將“貿易通道”變成生命的“綠色通道”和“命運紐帶”,用實際行動支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抗擊疫情。
同時, 穿行在石家莊與亞、歐多國之間的中歐班列,正實現從“有去無回”到“滿載而歸”、從“運本地”到“運京津”再到“運全球”的大轉身。從俄羅斯運來的食用油豐富了市民餐桌,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運來的鋅錠、棉紗也給河北的工業建設添磚加瓦。
為進一步嫁接“一帶一路”沿線資源,帶動冀歐雙向進出口貿易,石家莊國際陸港將著重推進保稅物流中心和糧食進境監管場地、中歐班列鐵路專用線、汽車產業園、電商產業園和數智物流園建設。
在國際陸港,阿里巴巴石家莊國際陸港跨境電商中心倉已正式運營,阿里巴巴的跨境電商專列已成功開行并保持常態化運營。國際陸港攜手阿里巴巴、京東、順豐、圓通等共同建設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將給河北消費者帶來更加豐富、快捷的跨境購物體驗。
“石家莊國際陸港是全國35個一級鐵路物流基地之一。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高水平推進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承載好多式聯運組織、中歐班列集結、產業供應鏈整合和樞紐經濟發展等功能,全力創建京津冀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繼續完善口岸平臺功能,加強產業集群與樞紐布局聯動發展,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推動石家莊乃至全省外向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任永昌充滿信心地表示。
(記者 煙成群 袁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