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店消費前用手機掃描商戶專屬二維碼,根據平臺反饋的店鋪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做出相應的消費選擇——這得益于,拱墅區市場監管局米市巷市場監管所(以下簡稱“米市巷所”)對數字監管的探索。
食品藥品安全與群眾關聯密切,落實基層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責任意義重大。近年來,杭州市拱墅區對食品藥品安全建設的重視程度和規范標準持續提高,轄區內餐飲店、藥店、食雜店等監管對象不斷增多,米市巷所堅持與時俱進,運用數字化技術持續提高食藥安全監管水平、拓寬服務職能。依托數字監管平臺“開門大吉”協助日常食藥安全監管工作,米市巷所在創新“線上+線下”“自治+數治”的監管模式上取得顯著進展,在健全完善誠信、透明、放心的消費市場上取得卓越成效。截至今年3月,街道店鋪“開門大吉”的上線率達到100%,食藥安全投訴舉報率同比降低35%。
據拱墅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傳統的“單向監管”模式已經難以適應高標準、多任務的監管工作需求。米市巷所運用數字監管平臺實現信息互通,將商戶和消費者的參與納入監管整治環節,通過明確劃分監管部門、商家、消費者的責任,實現監管部門增效減負,監管職能全面覆蓋。
對監管部門來說,要求監管執法高效透明,并做好對商戶食品安全管理的教育指導工作。對經營商戶來說,規定其每日按照監管部門在“開門大吉”平臺上發布的責任清單開展食藥安全問題自查自改和結果上報。對消費群體來說,倡導進店消費前用手機掃描商戶專屬二維碼,根據平臺反饋的店鋪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做出相應的消費選擇。
其次,米市巷所通過構建信用積分公示制度。監管部門依據商戶每日自查上報和整改結果,通過“開門大吉”平臺賦予店鋪的信用積分、生成店鋪之間的商譽排名榜,并向消費者公示。依托數字化技術,米市巷所為商戶拓寬了食品藥品安全管理的視野,使商戶明確了自己在行業環境中的排名與定位。
此外,米市巷所通過數字化技術和信息平臺,打通監管過程中的信息壁壘,增強監管效率,實現數字智治在食品藥品安全建設上的成果共享。米市巷所依托平臺,能夠及時獲取其他政府部門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并協同整治。聯動街道社會為商戶提供幫助。米市巷所在落實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同時,也積極牽頭配合街道,通過線上監管線下核實,對在防疫、消殺工作表現出色的餐飲業、零售業商戶給予補貼支持;對環境衛生管理良好的商戶,米市巷所推動其在互聯網平臺企業的入駐合作;對需要改進食品安全管理的商戶,通過對數字監管平臺上傳的數據分析分類選取各個問題的典型,有針對性地集中組織在線培訓指導;對食品安全信用積分高的商戶,米市巷所對商戶信用評價體系積極反饋,引導和鼓勵銀行開展惠商行動。通過數字智治分享成果,轄區內已有200余家商戶享受到了精準幫扶。
(通訊員 徐艷 記者 汪曉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