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攝影長遠發展面臨什么“煩惱”
但是在花團錦簇的美好背后,其實也洶涌著危機。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有的投資了60萬還處于虧損階段,有的雖然擴張了門店卻做好了隨時倒下的準備,有的甚至就已消失在疫情的寒冬里。
“受疫情影響,當前的肖像攝影行業處于收縮狀態,換句話說,行業迎來了內部洗牌階段。”行業資深攝影師、lix主理人“混賬李曦”表示。
那這些肖像攝影店的痛點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在挑戰與機遇中突出重圍?云中先生告訴記者,目前杭州大致有三種類型的肖像攝影店,分別把運營重心放在客流、服務和技術上。
比如遍布杭城的海馬體、天真藍等連鎖攝影店,是憑借著流水線、快時尚的模式來吸引客流。“通常這類攝影店的拍攝類型包括證件照、寫真等等,肖像攝影只是其中一個板塊。”
而大家經常能在小紅書、朋友圈等刷到的中小型肖像工作室,則是以精細化服務為核心。還有一類“低調”的肖像攝影則主打“技術牌”,攝影師通常是在行業內具有很高知名度,在國內外比賽中獲得過獎項。
對于連鎖攝影店來說,雖然以低價策略占領市場,但卻失去了肖像照的藝術性,沒有達到應有的高質量和高水準,難以維系肖像攝影的客戶群體。
而專業攝影師的缺乏,也讓以服務為核心的肖像攝影店越來越有危機感,這一點,正在招募攝影師的顏哥深有體會。
“當前各商家都在絞盡腦汁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但想讓消費者反復消費或是介紹朋友過來,還是得有過硬的拍攝技術。”顏哥說,“肖像攝影對攝影師的要求很高,這個要求不僅僅是技術層面,還有溝通和共情能力,在短時間里走進人物內心,調動拍攝者的情緒。”
但現實是,幾乎每家中小肖像工作室都會遇到攝影師專業度達不到店長要求的問題,工作室沒有足夠的經費給攝影師做技術培訓,那店長頻繁更換攝影師在行業內就變成了常態。
而對于走技術流的攝影店來說,高端消費者難覓,動輒3000元一張照片的“高冷”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店家要明確發展定位
肖像攝影師需自我沉淀
盡管希望與危機并存,云中先生還是對杭州未來的肖像攝影市場充滿信心。“肖像攝影依舊有市場潛力,這是肯定的,但前提是要讓更多人了解、認可肖像攝影。”
他告訴記者,現在有很多攝影師連自己都不知道肖像攝影是什么,就出來賺錢,這不僅僅是對某一家攝影店,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肖像攝影服務是一部分,技術也是一部分,而根本在于攝影師與拍攝者對肖像概念的詮釋,所以肖像攝影師需要靜下心來沉淀,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文學修養,積累人生閱歷。”
“混賬李曦”也給出了同樣的看法,他表示,現在市場問題不是沒有消費者,而是攝影師審美和技術不過關,抓拍不到客戶想要的情緒。
“作為店家來說,就是要讓肖像回歸它本來應該停留的審美水準和價格,讓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明星享受的攝影技術,提高攝影界的平均審美。”
對于還在摸索方向的攝影店,“混賬李曦”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藝術和市場的雙贏,是每一個店家都在摸索的。要想在競爭和困境中生存下來,就要明確自身定位,擁有核心競爭力,不要在還沒站穩腳跟的時候就一山望著一山高,換句話說,流量、服務、技術至少得占一樣。”
而堅定走技術流的肖像攝影店,要在這條孤獨之路上保持一顆平和心,“畢竟,藝術本身是不應該拿來掙錢的。”
(商報實習記者 吳雨欣 記者 嚴佳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