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幫扶責任單位的支持,我們能夠心無旁騖搞建設、抓生產。”4月27日,益陽高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湖南弗蘭德通訊科技有限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陳檳介紹,在益陽市職能部門幫扶下,公司貸款問題得到解決。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產值9200萬元,目前訂單生產已排到7月份。
問需于企知冷暖,向企注力促發展。益陽市把開展“紓困增效”作為穩增長重要內容,精準施策,打出組合拳,助力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4月19日,出臺“2022年開展‘紓困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從“政策找企業”“稅費優惠直達”“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用地保障”“籌融資”等16個方面開展服務,為企業送上“及時雨”,增強企業內生動力、綜合競爭力。市人社局日前發布18條應對疫情援企穩崗政策措施,涉及失業保險、就業服務、職稱考評、服務企業用工、技能培訓等方面,大批企業將從中受益。
今年一季度,益陽市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在合理區間,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經濟運行總體平穩,GDP同比增長6.5%,增速居全省市州第4位。
讓政策找企業,惠企政策快速直達
“稅務部門上門輔導,我們公司獲得增值稅留抵退稅1400多萬元,大大緩解了公司資金壓力。”4月8日,湖南偉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峻在留抵退稅資金到賬后說。
偉源科技是一家新能源汽車配件生產企業,近期因上游鋁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經營面臨資金短缺。4月1日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后,益陽稅務部門主動聯系公司,就留抵退稅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進行“一對一”輔導。
益陽主動作為,緊盯全市規模工業虧損企業和其他困難企業,幫助企業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日前,由市工信局牽頭,市發改、科技和稅務等部門參與,市縣聯動,組建“政策找企業”服務專班,重點推動財稅、金融、項目申報、品牌創建等方面惠企政策向企業快速直達。在云端全面推送政策,編制惠企政策解讀、一覽圖和微視頻等,到公眾信息網、縣市區公共服務平臺、協會商會平臺發布,力爭企業對惠企政策知曉率達100%。上門為企業精準講解政策,確保政策宣傳到位、業務輔導到位、企業享受到位。
狠抓營商環境,發現問題立行立改
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滿意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去年來,益陽下大力氣狠抓營商環境優化,開展大調研、大走訪、大宣傳、大舉措“四大”行動,以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和承擔行政審批服務的市直相關部門為重點調研載體,重點企業、行業商協會為主要走訪對象,全面查找行政審批、政務服務、園區賦權、要素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并舉一反三,制定長效舉措。
去年下半年,益陽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牽頭,成立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工作專班,全市上下圍繞營商環境革除積弊,推陳出新,狠抓落實。將營商環境評價18個一級指標轉化為18項重點工作,在12345市長熱線中增設營商環境專席,市本級所有單位以及8個區(縣、市)全面開通“好差評”評價。在省政府門戶網公布的市州“好差評”排行榜中,益陽位居全省第一。
安化經開區“一園多區”,200余家企業分布在安化黑茶健康產業園、梅城工業園和高明工業園等園區。安化經開區服務企業做到“難時出手、有呼必應”,精心呵護好各類市場主體。推行“一企一策、一企一專班”工作機制,由經開區管委會班子成員帶頭,常態化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大走訪活動,為企業提供手續辦理、招工用工、疫情防控等全方位服務。近兩年,為園區企業解決各類困難和問題160多起,為16家企業解決用工4500多人。積極協調銀企對接,為25家企業解決發展資金近7億元,達成意向貸款5億多元。
用數字化賦能,幫助企業轉型升級
“原來生產線一個班要60多人,現在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只需幾個人,效率增加,勞動強度降低,還實現了黑茶清潔生產。”4月26日,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安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
2017年底,益陽在全省率先提出發展數字經濟。近年來,該市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將5G應用產業鏈納入全市十大工業新型優勢產業鏈,引導中小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環節廣泛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實現提質降本增效,提升先進制造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
益陽把開展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作為紓困助企保增長的一個重要舉措來抓,從2019年開始,深入開展中小企業“兩上三化”(上云、上平臺和數字化改造、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升級)行動,加快推進電容器、安化黑茶、電子線路板、食品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目前,該市有省“兩上三化”重點項目52個,居全省第三;漢森制藥、遠大筑工等14家企業先后獲評省“上云上平臺”標桿企業;安化黑茶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南縣大數據中心、和天電子電容器行業數字互聯工廠等6個項目,入選省“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
益陽市工信局負責人表示,益陽將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爭今年新建5G基站1150個以上,全力打造5G示范應用場景,形成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應用標桿。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軍 通訊員周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