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起伏的山巒、碧波蕩漾的灣畔,這是山海連城的深圳,自然景觀豐富;琳瑯滿目的商戶,鱗次櫛比的寫字樓,這是活力迸發的深圳,城市景觀時尚繁華。
國際旅行雜志《孤獨星球》曾向全球旅者“種草”深圳:滿懷拼搏的沖勁、青春的活力,這座城市不受歷史之重所累,如果你想在當下一探中國未來的可能性,深圳就是你該來的地方。
文旅活力見證深圳魅力。今年,百度地圖發布《2021年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反映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及文旅活力狀況,其中年度人口吸引力指數深圳蟬聯榜首,文旅活力居全國主要城市前列。
提升旅游品質 目標世界級
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城市”今年再次被寫入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為實現此愿景,深圳已蓄力多時。
過去幾年,深圳主要旅游經濟指標常年居全國主要旅游城市前列。世界旅游聯盟發布的《2019中國入境旅游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深圳市的關注度漲幅位居全國之首。2019年,深圳被國際旅行雜志《孤獨星球》列為全球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城市,也被世界旅游業理事會列為全球十大旅游城市之一。
2021年,深圳在推動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建設中交出高分答卷,逾20家國家A級旅游景區遍布全城。其中,世界之窗和歡樂谷在全國主題公園綜合競爭力排名中高居第三和第四,“主題公園之都”地位持續鞏固。金沙灣國際樂園、“灣區之光”摩天輪開放運營,后者于2021年接待游客超1400萬人次,營業僅8個月收入便破億,打破國內單體游樂項目年度營收紀錄。全球最大的樂高樂園落戶深圳,小梅沙海洋館喜封金頂標志著片區旅游業升級改造取得階段性進展。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順應市場需求,不斷豐富旅游供給,推出“i游深圳精品旅游線路”,將“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需求納入不同主題的文旅消費中,深入挖掘城市文旅資源,將“美”處連點成線、聚散成片,塑造“山、海、城”交織共融的城市整體風貌,助推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讓鵬城文旅經濟重新煥發生命力、品牌力。
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深圳本地業態日均消費額相比“五一”假期增長34%,深圳酒店人均花費同比增長10%,世界之窗、野生動物園、歡樂谷、東部華僑城上榜熱門景區。“即興度假”催生的露營、親子游、鄉村游等訂單量實現翻倍增長。各大城市商業綜合體引入消費新模式,打造創意市集、沉浸式體驗、特色展覽等潮流業態,豐富了深圳本地消費供給。
文旅融合 粵夜“圳”香
夜經濟已成為現代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激發城市消費升級的重要途徑。
今年2月,《深圳市文體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深圳將打造灣區文化中心城市,到2025年,將打造一批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近年來,深圳加大各街區本土文化的挖掘力度,在規范夜間文旅經濟發展的同時,從政策、資金、空間以及公共管理等方面均給予夜間市集的組織機構更多扶持。
今年8月,包括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蛇口網谷、南海意庫四大項目在內的深圳市蛇口濱海文化創意街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南頭古城、甘坑古鎮入選首批廣東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為夜間經濟注入鵬城文化特色。
與此同時,歡樂谷日夜同歡的國潮盛會、錦繡中華民俗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世界之窗第27屆國際啤酒節……創新活動在深圳市各大主題公園景區輪番上演,為市民及游客奉上多元化的夜間旅游選擇。
深圳市旅協副會長單位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副院長李舟指出,夜間經濟已是城市消費的“新藍海”,其輻射的主要是本地的消費力,比如說深圳市民在周末或者小長假去這些街區進行消費,這種消費方式相對傳統旅游來說黏性會更高,更親民,也給城市增添更多煙火氣。
構建國家旅游樞紐城市
深圳有著260公里的海岸線,諸多濱海景區聞名遐邇。《規劃》提到,“十四五”期間,深圳將統籌規劃東部山海生態度假區、中部都市親海休閑活力區、西部創新活力灣區,打造國際濱海旅游標桿城市。
在未來幾年,隨著樂高樂園深圳度假區、金沙灣國際樂園、光明小鎮及小梅沙旅游景區升級改造等在建項目陸續投入運營,深圳將會給游客朋友們呈現一個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
郵輪旅游方面,招商蛇口國際郵輪母港成為華南地區唯一的集“海、陸、空、鐵”于一體的現代化國際郵輪母港,“海上看深圳”游船項目啟航也豐富了深圳旅游產品體系。
與此同時,深圳機場積極拓展與全球創新型城市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國家節點城市連接的國際航線,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新國際中轉區和中轉流程均已啟用。按照規劃,到2025年,深圳機場國際航線將達到100條,深圳作為國家旅游樞紐城市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深圳商報記者 范宏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