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生效是我國對外開放新的里程碑,為我市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新的條件。日前,“杭城出口風險直播間”新年首播,邀請了省商務研究院、錢江海關的專家,為外貿從業者深度解讀RCEP的優惠政策和便利化規則,吸引了超過3500人次的踴躍觀看和互動,幫助外貿企業把握歷史性機遇,助力外貿“開門紅”。
本場直播由市商務局、浙江信保營業部聯合舉辦。以精準貼合、高效服務為宗旨,“杭城出口直播間”直擊全球貿易前沿,有效回應市場關切,全方位賦能外貿企業成長。
用好“零關稅政策” 把握接訂單、拓市場利好
“在關稅優惠方面,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逐步實現零關稅。”直播間里,省商務研究院專家用直觀數據點明RCEP生效后的利好。
RCEP協定下中國與日本首次建立了自由貿易關系,錢江海關專家提示企業要關注日本市場的重大機遇。日本是我國紡織行業第四大出口市場,此前,中國紡織品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因日本與越南、泰國、印度等國的自貿協定受到沖擊,RCEP實施后,中國向日本出口的紡織品,在日本的稅率會逐年降低直至為0,而且降稅范圍超過90%的紡織類產品。“這就意味著,中國對日出口可以參與到更公平的競爭中去。”
錢江海關專家還就RCEP關稅減讓政策進一步為外貿企業劃重點,提示了與區域內其他自貿協定相比,RCEP協定下相關締約方新增的關稅減讓產品。對于RCEP和區域內其他自貿協定相互重疊的降稅產品,則建議企業結合準入條件、通關便利等因素,選擇對企業更為有利的協定去適用,提升產品競爭力。
吃透用好原產地規則 促進供應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
要說RCEP更為“硬核”的亮點,當屬區域內原產地累積規則。簡單來說,在這個規則下,RCEP成員國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其他成員國的原產材料,都可以被看作本國的原產材料,從而可以累積增加原產價值成分比例,使成員國間出口商品更容易達到享受關稅優惠的門檻。
對此,錢江海關專家建議,企業在做原材料采購、產業鏈布局、對外投資的決策時,可以充分利用累積規則,在RCEP各個成員國進行合理、靈活的生產資源配置,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享受RCEP關稅優惠。
2021年杭州排名前三的貿易伙伴分別是歐盟、東盟和美國,如何在挖掘RCEP區域內貿易增長點的同時,鞏固與歐美的貿易聯系,錢江海關專家提出了發力方向——將RCEP當做一個“橋梁”。具體而言,企業可以將中國的原產材料出口至RCEP成員國,經過再加工獲得該國的原產資格,進而利用該國與歐美主要經濟體的自貿協定,使包含其中的中國產品間接享受出口到歐美主要經濟體的關稅優惠。
省商務研究院專家認為,用好RCEP原產地規則,積極擴大中間產品進口規模,吸引更多有競爭力的投資者開展合作,積極參與本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將推動企業生產和服務走向價值鏈的高端。
挖掘服務業和投資擴大開放商機 謀劃新的增長點
RCEP不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而且是一個全面、現代、高質量和互惠的自貿協定。協定不僅涵蓋貨物貿易,還囊括服務貿易、投資、知識產權、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等領域。
赴東南亞投資辦廠、在印尼投資礦產資源開發、在泰國設立泰中羅勇工業園……RCEP成員國一直是浙江企業“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省商務研究院專家認為RCEP將提升我省企業在各個成員國的相互投資增長。“服務貿易領域,各方均作出高水平開放承諾。投資領域,各方以負面清單的形式作出承諾,外商投資準入更加放寬,大幅提高了透明度。”
此外,省商務研究院專家還在直播中鼓勵企業探索數字貿易新機遇。據介紹,我國首次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在自貿協定中納入數據流動、信息存儲等規定。這是首次在亞太區域內達成的范圍全面、水平較高的電子商務規則成果。受疫情影響,東南亞電子商務、食品配送、在線支付等數字服務發展迅速,企業可以把握上述領域的機遇,謀劃新的增長點。
(記者 金華珊 通訊員 陳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