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省統計局發布的湖南一季度經濟“成績單”顯示,全省市場主體穩步增長,新登記市場主體22.92萬戶,增長39.3%。
疫情多點散發背景下,市場主體逆勢新增,實屬不易。
優化營商環境,市場主體逆勢增長
4月20日召開的全省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一季度講評電視電話會上透露,一季度,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全省新增市場主體數量、質量都有較大提升。
壓力之下,市場主體逆勢增長,有何高招?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優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降低各類市場主體準入門檻,是市場主體逆勢增長的關鍵所在。
今年,我省將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作為省政府8項重點工作之一大力推進,納入市州績效考核和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范圍,每月進行督導調度,每季度進行講評,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長沙市民周春梅拿到了餐飲店的營業執照,她位于長沙市高橋大市場的早餐店第二天就順利開業。
以往,開辦餐飲店,在取得營業執照后,還需要辦理食品許可事項。今年,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開展“一照通”改革,選擇部分高頻涉企事項,實行營業執照與涉企許可事項辦理的一次申請、并聯辦理和一網通辦,通過掃描營業執照二維碼加載集成許可信息,實現市場主體準入準營“一碼覆蓋、一照通行”。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6個方面推出27條“硬核”舉措。明確提出加快“證照分離”等改革,將更多事項納入“一件事一次辦”“跨省通辦”范圍,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推進“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實現“照后能營”。
打造企業開辦便利化升級版,開展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推動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市場主體注冊登記更方便,開門營業更快,大眾創業激情迸發。一季度,全省新登記企業5.71萬戶,同比增長10.7%,實有企業128.39萬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7.03萬戶,同比增長54.10%,實有個體工商戶達416.58萬戶。
助企紓困,市場活力迸發
4月8日,鳳凰康居祥置業有限公司收到了40余萬元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該公司是一家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的企業,當前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企業成本費用超出預算,資金周轉困難,這筆增值稅留抵退稅款,解了公司燃眉之急。
今年,省稅務部門推出3大類15項具體舉措,為市場主體減負紓困。通過落實更大規模、“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一季度,全省實有涉稅市場主體196.26萬戶,同比增長15.86%。
助企紓困,激發市場活力。今年,省發改委推出36條舉措,幫助服務業企業尤其是餐飲、零售、旅游、交通運輸業企業恢復發展;省工信廳建立規上工業企業重點培育庫、重點項目庫、退規風險企業庫,分類施策,精準指導;省住建廳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現6萬多個工程項目一網通辦;省農業農村廳將重點項目向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傾斜;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82家年度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名單。3月份,省科技廳對全省科技型企業開展線上培訓,幫助7000余家科技型企業增量提質。
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梯度培育,全省上下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作為“重中之重”“關鍵之關鍵”。
長沙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對標一流確定市場主體發展目標;株洲推出創新創業“五大行動”、梯度培育“四大工程”、能級提升“四大計劃”;衡陽聚焦“一核兩電三色四新”等優勢產業鏈培育發展市場主體;邵陽率先落地市場主體“歇業”制度,助力企業“以時間換空間、以緩沖求發展”;岳陽圍繞“個轉企”、產業鏈、平臺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挖掘市場主體新增長點。
一季度,全省755戶個體工商戶完成“個轉企”;實有規上企業49222戶,同比增長6%;實有外商投資企業11904戶,同比增長9.20%。
壯大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湖南蹄疾步穩,信心十足。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奉永成實習生張琪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