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光埋頭種地,還要抬頭看天,必須及時了解掌握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要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好、領會好、落實好。”12月11日,邢臺市南和區西任城東隊村的麥田里,景東林和當地種糧大戶聊技術、談體會、話發展,為鄉村振興凝心聚力。
景東林是邢臺市農科院研究員、總農藝師,他培育出的“邢麥4號”填補了邢臺無國審糧食品種空白,“邢麥6號”通過國家和省雙審定,讓邢臺市小麥育種水平躍入全國先進行列,同時還在玉米新品種培育方面成績斐然。因此,一聽說景東林要來宣講,一傳十,十傳百,當地種糧大戶紛紛趕來。
“我們原計劃邀請景東林研究員來我們村,組織和幾個農民代表講一講,沒想到要來聽的人太多,東三召鄉政府臨時協調把會場移到了鄉政府會議室。”邢臺市計生協、市貿促會、市紅十字會聯合駐西任城東隊村工作隊隊長路志平說。
11日下午2時許,宣講活動正式開始,東三召鄉政府會議室里,滿滿當當坐了40多位種糧大戶。宣講中,景東林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主要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與大家進行了熱烈討論。
“六中全會再度提到‘促進共同富裕’,對于咱農村來說,實現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只有產業強,百姓才能富。”
“農業全產業鏈是鄉村產業發展的升級版,要從研發、生產、加工到儲運、銷售、品牌、服務等各環節緊密關聯、有效鏈接,推動農業從抓生產向抓鏈條、從抓產品向抓產業、從抓環節向抓體系轉變。”
“邢臺小麥適宜播種期為10月8日至18日。今年受氣候影響,不少地方的小麥播種期都偏晚,晚播小麥葉少、蘗少、根小、苗小,但科學管理促早發,小苗追大苗,最終也能實現正常產量。”
……
據了解,南和地處冀南平原,地沃水肥,非常適合小麥種植,品質好,產量高,現已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產業鏈。其中,金沙河面業集團年產掛面125萬噸,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
“中國共產黨帶領咱農民脫了貧,致了富,我們要把小麥產業發展好,把腰包鼓起來,帶動更多農民兄弟致富。”西任城東隊村村民劉聚國種了120多畝地,去年僅小麥一項就掙了14萬多元,“現在有景東林研究員做咱后盾,咱這信心更足,干勁兒更大!”
在景東林的提議下,宣講現場從會議室“搬”到了麥田里,宣講既接地氣,又冒熱氣。聞訊圍攏過來的村民興致高漲,你一言,我一語,演奏出一曲鄉村振興的美妙樂章。
“村里各項事業的發展,離不開駐村工作隊的傾力幫扶。”西任城東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建磊說,村民們將這幾年村里的變化看在眼里,記在心里,“7個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村民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種地的,打工的,大家伙的日子越來越好。”
目前,西任城東隊村有兩個糧食種植合作社。去年,村里種了110多畝射干、金銀花等中藥材,此外還種了花椒樹等,通過示范引領,以點帶面,讓土地的畝均效益最大化,推動村級特色產業多元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不斷夯實群眾增收致富基礎。
(記者齊彥紅 郭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