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溫,美股昨晚一度急瀉逾500點,環球大行警告貿易戰沖擊經濟。港股第二季開局,投資界看法保守,料本月受制于:(1)中美貿易及知識產權爭議持續拉鋸;(2)藍籌盈利難再調升,市場亦已過分反映利好;(3)大市踏入傳統淡季。
資金再度轉投黃金及日圓等避險資產,股市短線仍憂走資,雖然恒指已高位連跌兩個月,跌幅亦達2,800點,專家相信大市第二季會于29000點至31000點區間游走,暫時未到入市博反彈時機。
貿易戰憂慮再臨,美股昨午市曾跌逾500點,失守24000關,截至今晨零時,匯豐(00005)在美掛牌的預托證券(ADR)折算報74.1港元,較港上周四收市價累升0.1元;整體藍籌ADR表現相當于大市跌175點。
中美討價還價 宏觀風險難消
內地昨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7類合共12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另有外媒指,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于本周內公布對中國進口商品的征稅清單。緩和不足3日的中美貿易戰再趨緊張,勢成為港股投資者再獲利的借口。
“中美貿易關系一時緊張一時緩和,相信藍籌業績期過后,市場將更傾向觀望宏觀因素,令港股表現反復。”霸菱香港中國股票投資董事方偉昌指,貿易爭端絕非一時三刻便能解決的宏觀風險,意味港股本月會持續受事件困擾,較早前已將獲利較豐厚的股票略為減磅。但他相信,兩國貿易爭端僅屬政治事件角力,長遠仍偏向明朗。
長江證券資產管理(香港)董事總經理馮時暖認同,中美雙方陷“討價還價”的關系,亦是未來1至2個月影響股市投資情緒的主要事件。從基本面出發,港股企業維持良好的盈利增長,估值也不算昂貴,理應支持目前市況,建議投資者緊貼外圍經濟走勢及美國加息路向,衡量大市是否具備反彈條件。
科網龍(19.1,0.26,1.38%)頭調整后 值博率吸引
馮時暖又指,中美貿易風波動蕩,但無損全球市場對高新科技的軟硬件需求,包括騰訊(00700)在內的環球科網龍頭于上月經歷顯著調整,明言‘板塊值博率吸引’,預期市場消化負面消息過后,會有資金重新建倉,而恒指中線會在現水平的1,000點上落區間游走,暫未見破頂契機。
方偉昌坦言,美國社交媒體的泄密風波僅影響短線氣氛,反而相信在經濟持續向好的預期下,企業仍愿投放廣告支出,有利互聯網公司。對于基金重倉的騰訊,他認為中長線收入未遇威脅,而且有分拆業務的消息,不擔心會面臨大幅調整。
然而,交銀國際(2.23,0.04,1.83%)董事總經理及研究部主管洪灝對港股市況并不樂觀,明言港股很可能已見上半年高位,即1月底觸及的33484點,“市場已過分地反映好消息,對負面消息會更為敏感”。他對股市看法轉悲,因環球股市已顯現1987年環球股市暴跌前的跡象,故認為不宜博短線反彈,最理想則是部署內地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