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紹興市人力社保局獲悉,今年1至10月該市新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家,新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102名,引進數量超過了去年的兩倍。
“通過這些年的積累和培育,博士后工作成效不斷涌現,比如浙江新和成博士后工作站攻克‘卡脖子’技術,實現蛋氨酸自主生產。”紹興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說。
紹興的博士后引進量緣何能實現指數級增長?政策扶持無疑發揮了重大作用。目前,紹興市對新建成的國家級、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別給予建站單位100萬元、50萬元的建站資助。工作站每引進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員,全職人員給予20萬元日常經費資助和30萬元的生活補貼,在職人員則給予15萬元日常經費資助和25萬元的生活補貼.
同時,今年新出臺的“人才新政4.0版”又強化了對工作站的運行管理,明確兩年為一個評估周期,對考核評估為優秀、良好的工作站,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目前紹興每年在博士后方面兌現政策資金超過1500萬元。
截至目前,紹興全市已建立國家級、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4個,累計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406名。目前在站的202名博士后研究人員正圍繞各自的課題開展研究,為紹興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 石慧 通訊員 吳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