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
估值修復值得期待
銀行業基本面穩健。當前銀行股估值普遍低于其他行業,在歷史上也處于估值最低水平附近,隨著銀行板塊進入2021年度報告密集披露期,銀行板塊估值修復行情值得期待。中郵證券分析師魏大朋指出,二季度穩增長政策將成為銀行業下階段表現的動力來源,成長性較高、資產優質、業務護城河較深的相關個股有望更多的得到市場關注。
對于銀行板塊,行業人士普遍認為處在估值底部的銀行股存在估值修復機會。東興證券分析師林瑾璐指出,從基本面來看,行業業績有確定性,潛在不良壓力不大,財管管理業務轉型加速將貢獻新的利潤增長點。從資金面看,機構重倉持有板塊比重在歷史較低水平,進一步減配空間不大。我們認為,寬信用政策持續發力,銀行板塊估值修復行情值得期待。
東北證券分析師陳玉盧也表示,短期來看前期受資金面波動影響,部分龍頭銀行股超跌嚴重,估值已降至2020年3月疫情沖擊最嚴重時水平。中長期來看,我們看好后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協同發力,隨著基建發力、地產糾偏,寬信用將實質性到來。銀行業績層面看好信貸以量補價;資產質量方面,寬信用將帶來資產質量優化、扭轉市場對于銀行資產質量的擔憂。疊加銀行板塊目前歷史底部的估值水平和多家銀行良好業績的催化,看好銀行板塊的估值修復。建議關注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等。
潛力股精選
招商銀行(600036)
公司多項業務保持快速增長,信用減值雖有回升但集中在非信貸領域,以增強風險抵補能力,對業績影響有限,多項因素帶動公司整體營收與凈利延續兩位數高增。公司不良率為繼續下降,關注類貸款占比整體處于較低水平。公司資產質量保持優異,風險抵補能力增強。銀河證券分析師張一緯指出,公司零售業務優勢明顯,盈利能力強勁,凈資產收益率優于同業;資產端穩步擴張、結構優化,負債端活期存款占比逾6成、成本優勢顯著;資產質量優異,撥備覆蓋率位居行業前列水平;公司積極推進輕型銀行轉型,打造金融科技銀行,構建大財富管理價值循環鏈,差異化競爭優勢進一步增強。
平安銀行(000001)
公司前三季度盈利貢獻拆分看,支出端貢獻大于收入端。收入端,量增價收之下,凈利息收入維持平穩增長;非息收入有較快增長,主要受益于財富管理、信用卡業務手續費的迅猛增長。東興證券指出,公司自2016年開始進行零售業務戰略轉型,在集團資源支持和科技金融加持下,零售轉型成效顯著。今年平安銀行升級零售轉型,提出“五位一體”新模式,融合綜合化銀行、AI銀行、遠程銀行、線下銀行、開放銀行等零售金融服務,強化了科技賦能,實現了零售業務新的飛躍。零售業務新打法下,零售業務擴張持續性和盈利性均有進一步提升。
江蘇銀行(600919)
公司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58%,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0.72%。公司營業收入維持兩位數增長,凈利潤增速創近年來新高。結合三季報數據來看,公司整體業績表現有望繼續領跑上市銀行。銀河證券指出,公司深耕江蘇經濟發達區域,金融資源豐富、發展前景廣闊,小微、制造業服務優勢明顯,多項業務指標位居省內第一。資產端,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結構優化,有助息差改善;中間業務代理類業務增長較快,財富管理業務發展態勢良好,增厚盈利空間。金融科技應用加速推進,實施智慧金融進化工程,全面賦能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
南京銀行(601009)
公司逐漸培育了小微金融、零售金融和債券業務三大基因。2020 年新管理層搭建完成,為公司帶來新活力,業績實現有效提振。2020 年公司進入大零售2.0 改革階段,改革成效顯著。個貸方面,消費貸占據半壁江山,收購蘇寧消金,牌照落地助推消金“再成長”;財富管理受益于理財轉型與私行差異化競爭策略雙輪驅動,零售AUM自2018年以來累計增長43%。民生證券指出,2021年以來公司業績增速顯著修復,帶動凈資產收 益 率 企 穩 回 升 至 2021 年 三 季 度 的15.84%,上市城商行第3。業績高景氣有望持續,支撐凈資產收益率保持高水平。
B軍工
高景氣逐步獲驗證
軍工板塊自年初至今跌幅明顯,估值接近底部,有較好安全邊際。德邦證券分析師倪正洋指出,近期逐步披露2021年業績,驗證軍工行業高景氣度;近年來,軍工企業股權激勵不斷施行,調動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積極性,使得公司業績進一步得到保證,軍工企業內生增長;軍工企業不斷定增擴產,反映軍工企業對未來訂單增長的信心,彰顯了行業的確定性較強。因此,我們堅定認為軍工板塊景氣度高、確定性強,目前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
2022年以來,國防軍工行業股權激勵與定增擴產不斷推進,行業景氣度得到驗證。方正證券分析師鮑學博指出,開年以來,華測導航、三角防務、航宇科技、廣聯航空以及邁信林共5家軍工上市企業開展了股權激勵。此外,一季度,軍工板塊共有5家公司披露定增預案,預計共募集資金101億元。積極募資擴產有助于企業強化布局,奠定未來成長動能;同時也體現了軍工產業產能提升的迫切需求,反映了行業持續高景氣。
展望后市,軍工部分細分領域高景氣延續,規模效應疊加治理改善有望提供業績彈性,鮑學博建議投資者聚焦航空航天和國防信息化等領域。航空航天產業鏈商建議關注航發動力、中航沈飛、航天彩虹、鋼研高納、中航機電、中航電子;國防信息化建議關注鴻遠電子、振華科技、紫光國微、國睿科技等。
潛力股精選
航發動力(600893)
公司持續聚焦航空發動機主業,主營產品正逐漸由二代機向三代機過度。渦扇發動機方面,WS10“太行”發動機產品已十分成熟,性能與使用壽命較早期均有較大提升,目前已在我國現役戰機中大批量采用,訂單數量處于持續提升階段;新型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研發持續推進,下游替換需求亦較為強烈。中信建投證券指出,渦軸發動機方面,公司渦軸發動機用于新型通用直升機,兩機專項中航發株洲航空動力產業園已為后續產品放量提供有力產能支撐。我們預計未來20年我國軍用航空發動機需求約為20000臺,市場空間約為2500億元。
中航沈飛(600760)
公司隸屬中航工業集團,于2017年底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實現整體上市,成為A股戰斗機唯一上市平臺,稀缺性明顯。國盛證券指出,目前我國軍工制造業正處于大的發展機遇期,現代戰爭模式的轉變、我軍戰略轉型的需要及周邊局勢的變化使海、空軍對于先進戰斗機的需求加大、加速。公司在產主力機型殲-11、15、16技術已趨成熟,我們預計能夠形成穩中有增的產出。綜合考慮到公司訂單需求確定性較大、公司積極推進均衡生產使得階段性業績兌現的確定性較高、募投項目逐步投產使得產能有望繼續擴大。
鴻遠電子(603267)
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24.03億元,同比增長41.36%,實現歸母凈利潤8.27億元,同比增長70.09%。公司已與千余家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涵蓋多個重點行業,且公司部分產品以“小批量定制化”模式生產,大幅降價風險較小。方正證券指出,公司2021 年自產產品營收13.48億元,同比增長52.07%,代理產品營收10.43億元,同比增長29.13%。自產產品毛利率達80.83%,同比提升0.93%,代理產品毛利率達13.14%,同比提升3.06%。整體來看公司自產產品產銷兩旺,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振華科技(000733)
公司2021年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6.56億元,同比增長43.2%,實現歸母凈利潤14.93億元,同比增長146.6%。太平洋證券指出,“十四五”期間公司下游航空、航天、電子、兵器、船舶及核工業領域重點武器裝備逐步放量、國防信息化建設進程加速,下游需求旺盛,國產化替代空間擴大,高端電子元器件企業增長確定性較強。公司作為軍工用品上游企業,受益訂單將加速增長,新型電子元器件業務等高附加值產品銷售同比增加。公司圍繞“打造電子元器件產業生態鏈”,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經營業績不斷提高。
C光伏
行業數據有望超預期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有序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動能源低碳轉型,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有分析指出,政策層面對2022年光伏建設提供支持,有望加速供需緊張環節產能釋放,緩解下游成本壓力。
西南證券分析師韓晨指出,《“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出臺,延續此前新能源發展規劃,碳減排力度不減,保證了國內新增裝機需求。我們認為,短期看光伏一季度數據大概率超預期,隨著硅料新產能持續釋放,供給端逐漸充裕有望帶動下游需求增長。長期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有望超過200GW,同比增長30%以上。目前出現光伏全板塊投資機會。
從行業來看,2022年一季度光伏行業排產同環比增長,實現淡季不淡,奠定全年高景氣基調,一季度產業鏈公司業績或超預期。民生證券分析師鄧永康建議投資者關注受益需求景氣,出貨量同比高增的一體化組件企業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逆變器企業陽光電源、錦浪科技、德業股份、固德威、禾邁股份等;此外,電池技術變革大幕揭開,相關產商有望享受技術溢價,推薦晶科能源、隆基股份、鈞達股份、中來股份等。同時,產業鏈其他環節的配套也至關重要,推薦中環股份、金博股份、高測股份等。
潛力股精選
隆基股份(601012)
公司持續投入研發推進技術進步,HJT電池研發方面,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研究所測試公布隆基HJT電池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在TOPCon電池領域,公司的兩型號電池也分別取得了世界最高轉換效率。同時,公司積極布局BIPV及光伏制氫業務,可望打開更多應用場景。公司多條技術路徑布局新光伏電池技術,表現積極而穩健,龍頭地位穩固。世紀證券指出,短期看,雖然上游硅料漲價大漲導致產業鏈不平衡,但公司作為垂直一體化龍頭,抗壓能力更強。長期看,公司持續投入研發推進技術進步,垂直一體化戰略成效顯著,規模、技術、品牌優勢將保障公司持續受益光伏行業的長期發展。
晶科能源(688223)
公司由硅片起家,轉向光伏組件生產經營,鑄就相關領域的技術、渠道和品牌壁壘。目前,公司建立了從拉棒/鑄錠、硅片生產、電池片生產到光伏組件生產的垂直一體化產能。公司在全球光伏制造廠商中體量名列前茅。光大證券指出,穿越周期,公司目前已成為全球頭部組件廠商。相較可比公司,公司銷售費用率較高,主要由于國際化生產銷售策略。公司管理運營水平優秀,管理費用率較低。重視科技創新,研發費用率高于可比公司。A股上市后,有望解決資金短缺的短板,進一步降低財務費用率。同時,公司正加大力度補齊電池片產能短板,有望較大程度緩解電池片短缺問題。
天合光能(688599)
公司在行業內率先并且堅定不移布局分布式市場,“天合富家”原裝戶用系統出貨量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率超過300%,同時亦發布了BIPV產品“天能瓦”,進一步完善在分布式光伏領域的產品布局,2021年分布式業務銷售增長顯著,對公司2021年業績增長做出有力貢獻。光大證券指出,公司光伏組件出貨量居全球前列,大尺寸產品提前布局將保障公司在產業鏈降價背景下獲取超額收益,分布式和儲能業務有望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整體來看,公司大尺寸產品和分布式業務銷售均實現顯著提升,且未來大尺寸和差異化產品盈利優勢有望進一步凸顯。
中環股份(002129)
公司于2019正式推出210大尺寸硅片,增大硅片尺寸后,一方面可以帶來各生產環節非硅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組件功率,帶來BOS成本的下降,最終實現光伏度電成本的降低。國盛證券指出,進入2021年以來,針對210 高功率組件的產業鏈配套逐步完善。210產品市占率已達17%,且處于穩定增長態勢,210硅片維持供不應求狀態。公司積極擴充產能,公司晶體產出突破2萬噸,年化產出超過60GW,較原計劃提前兩月,其中,G12單晶年化產出達到27GW/年,占比提升至45%。210硅片有望為公司今年業績帶來強力支撐。
(記者 林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