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故宮博物院、重慶市文化委員會、重慶市南岸區政府在重慶簽約,將在重慶安達森洋行舊址建設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展示南遷史實。此外,重慶將設立故宮學院分院。
“故宮博物院與重慶有特殊淵源。”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簽約活動上說,在最艱苦的一段歲月,重慶幫助故宮博物院一起保存下珍貴的文物。
這是指抗日戰爭時期,重慶作為抗戰大后方,在安達森洋行、川康平民銀行、吉時洋行保存了南遷的故宮文物。其中,安達森洋行存放故宮文物3694箱。
此次簽約共達成六項合作意向,包括在安達森洋行舊址建設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展示南遷史實、舉辦相關展覽;在重慶設立故宮學院分院,開展培訓活動,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提供專業人才支持;在安達森洋行舊址設立紫禁書院(重慶),與故宮文化創意產業進行合作交流等。
故宮學院是由故宮博物院以博物館辦學模式成立的業務培訓和教育機構。2013年成立以來已先后與蘇州、西安、上海等地合作建立了故宮學院分院。
重慶市正對安達森洋行舊址進行修繕保護,預計2019年初向公眾開放。
單霽翔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故宮博物院通過多種方式傳播文化,一是公開文化資源,二是將藏品背后的故事講出來;三是讓民眾參與進來一起講。重慶安達森洋行既有歷史厚度,也有現代的適合文化傳播的空間,是非常理想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