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政治危機令歐元區地位再受考驗,市場擔心2011年的歐債危機重臨,加上中美貿易糾紛再次升溫,北水持續沽貨,港股在三大因素夾擊下,昨再挫427點,險守30000關。
投資界分析,外圍不穩,美元強勢,短線將對港股為首的亞洲股市構成壓力,惟大市無論從估值或企業盈利等層面來看都屬穩健,三大外資行續看好港股中長線前景,建議低吸。
MSCI季檢周五生效,指數基金將于今日(周四)收市前率先換馬,據中金估算,預計沽出約200億元中資股,當中騰訊(00700)占約89億元。指數基金換馬前,北水先沽貨,騰訊昨再成港股通(滬及深)重點沽貨對象,凈流出4.2億元;整體走資4.31億元,連續6日錄得凈流出。
意大利籌組內閣或有轉機,美股早段曾升逾280點,截至本港今晨零時,夜期報30121點,升257點,計及整體藍籌在美國掛牌的預托證券表現,相當于恒指升193點。
高盛:亞股估值回落長線看好
高盛亞太區首席策略分析師慕天輝指,美匯指數自4月中以來反彈5%,加上各種宏觀不明朗因素困擾,短線不利亞洲股市,惟從基本面分析,今年亞洲經濟及企業盈利預期分別增長約6.3%及14%,故即使美元短線續強,亦未必會沖擊亞股。他稱,MSCI亞太(日本除外)指數自1月高位已回落約一成,隨后4個月在區間波動,預測市盈率已由年初的14.1倍回落到12.9倍的十年平均值,且遠低于發達國家股市,加上亞幣現值被低估,遂維持長線看好亞股的觀點。
匯豐私人銀行投資策略及咨詢業務亞洲區主管范卓云表示,中美貿易摩擦的風險因素及歐洲地緣政治的不明朗因素已經存在,但MSCI中國指數及H股仍然跑贏亞洲及全球平均,反映市場更聚焦企業增長前景及預期表現。
匯豐:市況仍波動緊盯績優股
她維持恒指年底31,000點的預測,惟下半年市況料較波動,不同板塊的投資回報差異化將擴大,建議聚焦績優股及受惠內地結構性改革及市場開放的股份,包括內銀、內險及個別券商股,同時新經濟股的盈利增長仍強勁,料可支持創科能力強的公司表現優于大市。
百達資產管理高級投資經理黃思遠認為,美元上升令人對投資新興市場審慎,內地和香港股料受壓,但調整提供買入機會,偏好內需、醫療保健及科網。他指,歐洲市場充斥大量不明朗因素,不排除意大利政府要重新展開數輪談判,并有可能舉行脫歐公投,短線市場避險情緒將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