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國新辦舉行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
近期受到復雜國際環境以及國內多地散發疫情的影響,怎么看待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也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對經濟運行的沖擊影響加大。”付凌暉回應說,面對復雜局面,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國民經濟繼續恢復,開局總體平穩。
付凌暉解釋說,不僅是主要宏觀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工農業生產總體穩定,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同時,綠色轉型穩步推進,民生改善繼續加強,居民收入持續增長。
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8%,均保持較快增長。數據的背后,折射出創新發展態勢持續,新產業不斷成長。
“3月份以來世界局勢復雜演變,國內疫情影響持續,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部分主要指標增速放緩,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付凌暉強調,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持續恢復態勢沒有改變,發展潛力大、韌性足、空間廣的特點也沒有改變,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戰勝困難挑戰,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近期,上海等省市社會經濟生活受到疫情沖擊。此輪疫情是否會影響今年經濟增速目標的實現?
針對記者提問,付凌暉稱,從下階段走勢看,雖然短期經濟運行存在一定壓力,但從全年來看,我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仍有不少有利條件。
“盡管受近期疫情影響,消費增長受到了一定抑制,但是消費恢復態勢不會改變,消費‘壓艙石’作用仍會顯現。”付凌暉繼續拿出數據說話,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是69.4%;同時,投資拉動作用有望提升,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5.6%,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5%。
不僅如此,我國對外開放紅利繼續顯現,宏觀經濟政策不斷顯效,綠色智能轉型帶動增強。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產業升級發展步伐加快。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促進產業升級發展,效果不斷顯現。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裝備制造業增長8.1%,產業技術密集程度穩步提升。
“我國產業體系全,超大規模市場空間廣,改革開放紅利多,經濟治理能力強,能夠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付凌暉說,從全年看,我國經濟有望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同時他也表示,對當前面臨的問題要高度重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全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努力實現全年預期目標任務。
(記者 劉 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