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重大資產重組而處于停牌期的中糧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糧地產)發(fā)布了2017年報,全年實現銷售額261.59億元,全年營業(yè)收入140.42億元,同比下降22%,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45億元,同比增長31%。
在樓市遇冷的大背景下,中糧地產高負債率且“押寶”環(huán)京、環(huán)滬、環(huán)深的戰(zhàn)略,不由讓人對這家央企的未來擔心。
“環(huán)京”房地產遇冷 2018年加碼北京公司戰(zhàn)略遭質疑
根據2017年公司年報顯示,中糧地產全年新增23個項目,計容建筑面積合計349.58萬平方米。全年新開拓城市僅為4個。從新增城市來看,進程略顯緩慢。
對于未來戰(zhàn)略公司表示,住宅仍將是核心業(yè)務。其中對于城市戰(zhàn)略,環(huán)大城市群仍為未來重點。“公司立足環(huán)北京、環(huán)上海、環(huán)深圳三大核心城市群,重點關注以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帶一路沿線為主的中心城市及高潛力城市。”
但最近房地產圈內被一個消息所刷屏——北京通州二手房均價每平米跌8000元,買賣雙方話語權大逆轉。其中表示,在3.17調控一周年之際,北京的二手房市場價格出現了明顯下跌,北京通州價格跌幅達到了18% ,而北京石景山,二手房價跌幅更是達到了20%左右,而在市場回歸理性之后,過去那種伴隨房價快速上漲帶來的恐慌性購房已經不復存在了。
3.17調控之前,通州曾經是北京房價上漲最迅速的區(qū)域。2015年7月,北京宣布建設城市副中心時,通州的二手房均價在每平方米23000元左右,2016年3月份時,均價已經上漲近萬元,達到32000元左右。而如今,這里的二手房均價由去年3月52500元左右的高點回落至目前的44000元左右。
可以看出隨著2017年陸續(xù)出臺的限購政策,降溫、下跌已成關鍵詞。
根據中糧地產年報顯示北京、上海地區(qū)在2017年營業(yè)收入占比驟降均超70%,特別是北京地區(qū),由2016年的46%驟降為17.16%。其中成都、深圳地區(qū)收入占比有所增加。
但從公司計劃2018年新開工項目看來(文后表一)達389.28萬平米,其中北京達68.39萬平方米,占比近20%。
并且據公布的數據顯示,中糧地產北京地區(qū)房產成交均價僅為3萬元/米,總成交面積僅為979.72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減為7.97%、3.28%。可以看出銷量與價格的增速均出現了較大回落,在這種高壓的房產政策下,營收增加110%的成都地區(qū),卻在2018年計劃中僅占兩席,有業(yè)內人士分析稱,不知中糧地產“偏向虎山行的底氣從何而來”。
負債率連年攀升 2018年年初2月新增借款已達28億
根據年報數據顯示中糧地產負債率快速攀升至84.5%,眾多房企紛紛相應國家“去杠桿”的號召下,中糧地產突兀的負債率讓人隱隱擔心。
根據歷年公司年報顯示,15年到17年的負債總額分別為,442億元、499億元、640億元,17年增長幅度最為巨大。
不僅如此,根據中糧地產3月8日發(fā)布公告稱,公司2018年1-2月累計新增借款金額為279088.2萬元。截至2018年2月28日,中糧地產借款余額為2934186.97萬元。這個數字已超過上年末凈資產的20%。
存貨占流動資產過半 周轉率降至低點
中糧地產存貨占流動資產過半達53%,在地產逐漸入冬的大背景下,一旦存貨的周轉率降低到一定階段,或將對財務形成壓力。
2017年公司計劃住宅新開工面積139.68萬平米,而實際新開工面積為115.09萬平米,比計劃新開工面積少近五分之一。針對此項變化,中糧地產在年報中解釋,主要是因為2017年為順應市場變化,對部分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方案進行了調整和優(yōu)化,導致部分項目的新開工進度慢于預期。
附:中糧地產2018年計劃新開工項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