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正源股份(3.370,0.00,0.00%)(600321,SH)披露2017年年報。年報最大看點不是公司2017年虧損,而是其2016年年報中的財務數(shù)據(jù)被追溯調整,調整后公司股票因凈利潤連續(xù)虧損將遭退市風險警示。
正源股份前身國棟建設經營不佳,原實控方于2016年11月交出公司控制權。2017年是新實控方執(zhí)掌正源股份的第一年,但仍未帶領公司走出困境。目前,正源股份通過豁免此前承諾、籌劃購買醫(yī)院資產等動作已做出相關調整,下一步,新實控方還有什么計劃來幫助上市公司脫困呢?
調整后連虧三年
正源股份2017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xiàn)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6萬元。而正源股份2016年的歸屬凈利潤在調整后由盈轉虧,由調整前的盈利約416萬元變?yōu)檎{整后的虧損約925萬元。
根據(jù)相關稅收政策的規(guī)定,2017年度公司共確認即征即退增值稅款2100.81萬元,同時2016年度應收即征即退增值稅款1602.73萬元。由于上述即征即退增值稅款期限較長,較長時間未能收到,公司年審會計師基于謹慎性原則對公司2017年度已確認的即征即退增值稅款不予確認。經與會計師事務所充分溝通,公司基于謹慎性考慮,同意對上述增值稅即征即退款進行會計調整。
正源股份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此前的確認條件和會計處理原則下,公司確認了退稅款收入,但到目前為止,2016年和2017年的退稅公司還沒有收到,因此出于謹慎性原則進行了上述調整。
由于2015年正源股份凈利潤也是虧損狀態(tài),該人士向記者指出,根據(jù)上交所相關管理辦法,由于追溯造成的連續(xù)3年虧損,對上市公司進行風險警示而不是直接終止上市。
正源股份上述會計調整事項受到了監(jiān)管層的關注。4月10日晚,公司同時披露了收到的上交所監(jiān)管工作函,監(jiān)管工作函顯示,“定期報告是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反映,你公司定期出現(xiàn)重大會計差錯,對投資者造成了誤導。請你公司高度重視該事項,認真核實會計差錯的原因,嚴肅查明該事項的責任人”。
4月12日起,正源股份的股票簡稱將變更為*ST正源。
大健康是未來核心業(yè)務
實際上,這是正源股份“改名換姓”后發(fā)布的第一份年報。
正源股份的前身國棟建設最早于2016年9月透露有意交出上市公司的控制權,接盤方是正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源地產)。2016年10月9日晚,國棟建設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國棟集團已與正源地產簽署股權轉讓框架協(xié)議,后者擬出資逾25億元獲得公司控股權。
2016年11月14日晚,國棟建設公告稱股權過戶登記手續(xù)已辦理完成。完成過戶登記后,正源地產持有國棟建設3.58億股,占總股本的23.7%,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富彥斌成為國棟建設實際控制人。
國棟建設在經歷了控股股東股權變更后,新控股股東正源地產及其委派的管理團隊對上述公司經營業(yè)務全面接管,但還未注入任何資產,更名后的正源股份繼續(xù)主營人造板的生產和銷售業(yè)務。
雖未注入資產,但在新管理層入主后,已對上市公司進行了一番調整。此前2010年,國棟建設曾非公開發(fā)行股票,當時公司與董事會承諾,為了專注于人造板主業(yè),公司今后不會以任何方式直接或者間接進入房地產行業(yè)。尷尬的是,新控股股東正源地產的主營正是房地產行業(yè)。為此,2017年9月6日,國棟建設公告稱,申請豁免履行2010年非公開發(fā)行股票時所作的不進入地產業(yè)的承諾。該議案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后通過。
去年12月30日正源股份曾公告,由其參與設立的新興博源基金擬出資4億元入伙華融新嘉企業(yè),而華融新嘉企業(yè)擬以2.5137億元收購太和婦產醫(yī)院98%的股權。
收購醫(yī)院資產或是正源股份轉型大健康的起步,上述正源股份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來大健康將作為公司的第一核心業(yè)務,2018年,公司還計劃在大宗商品貿易、大健康領域爭取一些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