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在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60次工作會議上,長城證券A股IPO申請審核順利通過。據財匯大數據終端統計顯示,加上長城證券,今年2月以來,已有包括華林證券、南京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等4家券商先后過會。券商上市進程節奏進一步加快。
長城證券順利過會
長城證券的IPO之旅稱的上坎坷。早在2015年底,長城證券就進入了上市輔導期,并在次年9月完成了預披露,但直到今年3月,長城證券IPO招股書第二次預披露才更新,此時距離第一次預披露已經過去了2年時間。
根據長城證券招股說明書,中信建投證券、招商證券(17.450,-0.04,-0.23%)以及興業證券(6.750,-0.04,-0.59%)為聯席主承銷商。據了解,長城證券前身為長城有限成立于1996 年5 月2 日,2014 年11 月15 日,長城有限變更為股份公司。公司控股股東為華能資本,直接持有公司51.53%的股份。
從經營數據來看,財匯大數據終端統計顯示,2017 年,我國證券業實現營業收入3113.28 億元、凈利潤1129.95 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09%和8.47%,受市場波動等影響,行業的周期性特征有所顯現。在行業利潤變薄之下,2017年,長城證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9.51億元和8.96億元,同比下降-15.30%和-8.58%。
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是長城證券的優勢業務和主要收入來源。2015年-2017年,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凈收入)分別為17.96億元、7.39億元和5.79 億元,行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分別為2690.96億元、1052.95億元和820.92 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代理買賣證券業務,長城證券的融資融券業務發展迅速,逐漸成為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報告期內,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分別為9億元、6.06億元和6.23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7.97%、17.38%和21.11%。
此外,長城證券的影子概念股較為集中。在多達23席的股東榜上,有4家上市公司的身影。
今年券商過會加速
今年以來,券商特別是中小券商上市進程明顯加快。據財匯大數據終端統計顯示,今年2月以來,已經有華林證券、南京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和長城證券四家過會。換言之,長城證券是從2月6日華林證券過會到現在的短短39個交易日內,第四家過會的券商。
有分析指出,今年券商ipo的審核較為高效,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監管層對于券商上市的態度較為積極,以及上市券商的質地較好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證監會實施以凈資本和流動性為核心的風險控制監管指標,凈資本規模成為決定我國證券公司業務規模和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在今年過會的券商中,除了中信建投證券屬于券商第一梯隊,其余幾家券商則多是中小型券商。隨著監管層對券商凈資本監管要求的提升,中小券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場里分得一杯羹,就不得不踏上漫漫上市融資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融資的需求也成為這些券商謀求上市的主要動力。
長城證券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目前,凈資本規模不足已經直接影響了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創新業務布局和盈利水平提升,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公司發展,已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主要瓶頸。公司計劃通過本次發行,有效利用資本市場,多渠道補充凈資本,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競爭能力。
目前,還在排隊的券商有天風證券、國聯證券、紅塔證券和中泰證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