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在今年A股大幅波動的背景下,百億規模以上的私募基金中有超過六成都出現了業績虧損的情況,但在龍頭公司身上,雖然投資者看到了短期業績的不佳,可長期業績的穩定還是讓人欣慰的。相比之下,瀚信資產公開披露的產品中,無論是短期業績還是歷史業績,幾乎絕大多數都出現虧損。
業內人士指出,該公司宣稱用嚴謹的估值方法去尋找被低估的股票,并追求長期回報,瀚信資產竟然豪擲千金參與蘭州黃河定增,其目的僅僅是博取“炒殼”成功之后的高收益,然而僅在一年后,便虧損出局,實在讓人無法理解其“嚴謹”二字的意義何在。
產品年內業績僅一只為正 “券商系”私募大佬折戟
今年的A股市場波動頻繁,就連一向業績穩健的私募基金也紛紛折戟,有統計顯示,截至目前,百億級私募基金公司里有超過六成公司年內產品都處于虧損狀態,然而與其他私募大佬比起來,瀚信資產管理的產品無論是從年內短期業績還是歷史回報來看,都表現不佳。
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在33只有公開數據的產品中,僅有一只產品的年內業績為正。數據顯示,這只名為瀚信啟富匯盈1號的基金,截止到今年5月4日,其年內業績回報為2.67%,但如果從成立以來看,其累計單位凈值僅為1.0010元,漲幅為0.10%,也就是說,這只成立于2017年4月24日的產品,一年后的收益水平僅有0.1%,還沒有銀行活期利息高。
相比之下,其有11只產品的年內業績跌幅都超過20%。其中瀚信清華珠峰并購1號的虧損最大,截止4月20日,其凈值跌幅達-24.76%,累計單位凈值僅有0.6846元。
資料顯示,這只基金成立于2015年7月15日,從歷史走勢看,其在2016年11月18日創出歷史高點,當時的累計凈值達1.3288元,此后便一路下跌,最大動態回撤值達到-49.79%,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蔣國云正是瀚信資產董事長兼總裁。
除此之外,瀚信資產旗下的成長、穩健以及經典、獵鷹等主題基金均大幅虧損。瀚信成長4期、瀚信穩健1期就以-24.38%和-24.07%的跌幅位列倒數第二和第三名。這兩只基金分別成立于2010年4月和2010年7月,雖然累計單位凈值都在1元以上,但8年過去了,凈值回報僅有2.43%、0.16%也實在少的可憐。這還得是投資者一路拿著,還不算持有期的回撤,從歷史動態回撤幅度看,兩只基金的最大回撤都在56%以上,風險等級非常高。而這些產品的基金經理全部都是蔣國云。
資料顯示,蔣國云為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碩士。歷任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投資總監;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銀華基金管理公司市場總監;國信證券研究所所長、總裁助理;國信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民生證券總裁,具有17年證券投資經驗。然而雖然從業經歷很豐富且高大上,但和一線私募基金的掌舵人比起來,其業績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從這些產品的成立時間看,有超過一半都是在2015年牛市中后期成立的,這也是其公司管理規模飛速發展的關鍵時期,而隨著此后熊市的來臨,2016年和2017年公司分別成立的新產品數量僅為8只和7只,不及2015年峰值時的四成。
歷史業績大起大落 風險控制成空話
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深圳市瀚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注冊資本4000萬元人民幣,業務涵蓋證券投資、股權投資、國際投資、并購投資、定增投資,覆蓋一、二級資本市場。旗下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50億元人民幣,公司初始管理團隊成員主要來自國信證券。2013年瀚信資產成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特別會員,2014年4月獲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
除了蔣國云以外,公司的其他高管還包括,常務副總裁、高級合伙人胡秋,此人曾是國信雛鷹計劃首批特聘講師,歷任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平安證券資產管理部銷售管理部副總經理;國信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助理等職,在金融產品設計、渠道管理、營銷培訓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15年以上的證券行業從業經驗。
還有公司副總裁、高級合伙人石陽陵,其長期任職于中國建設銀行,公司的總裁助理兼財務總監黃英,曾長期任職于大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外資投資咨詢機構。
曾幾何時,瀚信資產也曾在二級市場投資上有過輝煌。比如在格上理財2014年陽光私募基金收益排行榜上,瀚信資產的業績就名列前茅;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陽光私募基金巔峰榜,瀚信資產排名全國第6,廣深地區第2名;2015年上半年中國陽光私募基金巔峰榜,瀚信資產排名全國第8,廣深地區第4名。
其倡導的投資理念是,通過系統分析公司基本面并運用嚴謹的估值方法來發現低估投資標的,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尋求確定性投資機會,追求長期復合回報。但從目前披露的33只產品業績來看,歷史業績為正的僅有4只,只占到一成。業績最好的是2010年成立的瀚信成長10期,但截止到今年5月4日,其累計收益也僅有34.23%,年化之后的收益僅有4.2%。相比之下,業績最差的是成立于2015年的瀚信6號尊享,截止到今年4月20日,其累計虧損達-35.12%,就是說年化業績下跌幅度超過-10%。
在2015年時,瀚信資產旗下的瀚信2號基金的單位凈值曾經從6月11日的1.406元下跌至9月11日的0.649元,區間跌幅達到53.84%!這樣的回撤幅度不知如何解釋瀚信資產口中的嚴控風險。如今,這只基金已經沒有最新的公開數據了。
根據媒體報道,在2016年2月份時,瀚信資產旗下的尊享產品的凈值曾跌破0.45元,根據公司風控體系顯示,風險控制體系嚴格遵照全程監控,崗位分離等五道流程,據悉瀚信穩健型產品的止損線為90%,瀚信成長型產品的止損線為70%。
在2016年11月份時,瀚信資產及其一致行動人還曾舉牌深證上市公司蘭州黃河(000929)。當時蘭州黃河正在醞釀重組“賣殼”,以每股10.75元進行定增,在權益變動完成后,瀚信資產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蘭州黃河930萬股,占總股本的5.01%,完成舉牌。但此后蘭州黃河的重組并沒有通過,到了2017年10月,瀚信資產也被迫離場,并和一致行動人解除了關系。
據蘭州黃河在2016年11月26日披露的公告顯示,瀚信資產旗下瀚信清華珠峰并購1號基金,以及瀚信獵鷹系列基金在內的10只私募產品合計持有蘭州黃河861.25萬股,上述私募產品買入蘭州黃河的時間是在2016年6月至2016年11月之間,此間蘭州黃河的股票價格在15.365元至20.8元之間浮動,加權均價為17.46元。截至2017年10月12日收盤,該股報收13.21元,較這一加權均價下跌近25%。
目前的瀚信清華珠峰并購1號累計凈值也僅為0.6846元,而瀚信獵鷹系列產品的凈值則在0.8284元至0.6961元之間。可以看出,瀚信資產的長期投資水平也著實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