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召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周皓在會上表示,如果一個金融科技的業態,發展成一個占有主導地位的支付平臺,就具備了金融市場上基礎設施的形態,金融基礎設施在任何國家都是被嚴格監管的對象,比如說紐交所,就是美聯儲和證監會一直監管的對象,比如說上交所,就是央行和證監會監管的重要對象,如果一個支付平臺,具備了占主導地位的基礎設施的地位,它就應該受到監管,這不是現在,而是若干年前就應該發生的事情,并不是很奇怪的事情。金融監管風險、金融監管安全的第一條就是基礎設施的問題。
以下為演講內容:
謝謝主持人,今天我們談到金融安全,主要是從金融創新與金融科技的技術角度談安全問題,今天上午幾位嘉賓,特別是下午的兩位開頭的嘉賓都談到這個問題,為了避免重復,我想隨著稻葵老師提到的思路談一談金融科技、金融創新非技術方面的安全問題。這里邊其實有一個社會安全、經濟安全,甚至是國家安全的問題,為什么這么說呢?剛才幾位老師,益平老師、稻葵老師都談到了金融創新的監管風險和監管安全的問題,我想首先要補充一點的,金融科技監管方面的安全是幾年前就應該重視的問題。這里面第一個例子,如果一個金融科技的業態,發展成一個占有主導地位的支付平臺,就具備了金融市場上基礎設施的形態,金融基礎設施在任何國家都是被嚴格監管的對象,比如說紐交所,就是美聯儲和證監會一直監管的對象,比如說上交所,就是央行和證監會監管的重要對象,如果一個支付平臺,具備了占主導地位的基礎設施的地位,它就應該受到監管,這不是現在,而是若干年前就應該發生的事情,并不是很奇怪的事情。金融監管風險、金融監管安全的第一條就是基礎設施的問題。
第二個,作為科技企業金融監管問題,就是所謂的市場占有率的問題,或者叫壟斷的問題,在金融行業,什么樣的尺度可以被理解為壟斷呢?不是二取一,也不是三取一,在美國的銀行業的儲蓄市場上,任何一家機構,是不允許超過10%的儲蓄市場的占有率,在另外一種業態,比如說支付平臺,超過10%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門檻。所以,因為金融行業的特殊性,它對競爭和壟斷的要求監管的要求更高于實體產業的部門,所以我想第一個金融科技發展,這是金融安全產業園,最重要的安全就是監管安全要能夠遵守,能夠做到。
我想講的第二個金融科技的安全,就是非技術性的安全,是違反經濟規律的安全問題。大家知道,我們現在六千多家P2P,剛才益平信息不夠更新,現在已經完全清零了,今天上午的信息。為什么會清零?因為P2P給你提供的一個投資機會,據說發起人是擔保你7%的回收率,在無風險的利率只有2%、3%的情況下,一個平臺交易機構怎么能給你保證7%或者是更高的收益率呢?最后就是卷錢逃跑的風險,所以不吻合經濟規律的金融科技的業態是不安全的。
第二個違反經濟規律的金融科技是不安全的例子,實際上剛才益平和稻葵都提到了普惠金融里面,給收入風險比較高,沒有償付能力的人過度地貸款,是搶奪性貸款,因為他們還不起貸款,強迫給他們貸款,就是質押他們的房子、財產,或者是其他的收入,實際上是對人的一種欺壓。信用不高的人,貸款的利率應該是比較高,一般是承受不起,欺詐性貸款,虛偽的給他很低的利率,如果拿到以后,他還不上,又懲罰性給予很高的利率,這不是普惠金融,在任何一個國家,就是犯罪,都是可以被法庭起訴的。第二個例子,違反經濟規律的金融創新業態是不安全的,也不可能持續的。
第三個金融安全的問題,是金融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收入不平等的問題,社會安全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在美國,過去十幾年,金融科技,科技發展非常快,但是全民收入的中位數不僅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社會的不平等在加劇,失業和底層收入的人的收入是下降的,所以才會出現一些民粹主義的潮流,反對移民的潮流,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非常具有警示的例子,在科技進步、金融科技創新、精英階層,或者說大部分人得到這個技術創新好處的時候,國家不能忽略金融創新的弱勢群體,最近談到的老年人不能到醫院掛號、不能上公共汽車、不能健康寶認證等等,雖然這些是少數人在技術進步當中沒有得到好處,但在一個社會是有可能把它渲染成全社會的現象,美國2016年的選舉就是這樣的例子。所以我們要警惕在金融科技進步的時候,弱勢群體分享不到這種進步的成果帶來的社會收入不平等加劇,以及社會不安定的問題。避免出現美國2016年到2020年的狀況。
總結一下我今天簡短地補充一下,主要的關于金融安全的技術方面的討論,要特別強調科技創新、金融安全在監管方面的風險,在收入不平等方面的風險,以及在經濟規律是否違反經濟規律方面的風險,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