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不少小微企業出現暫時性經營困難。為紓困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將金融活水源源注入市場主體。
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貸款的還本付息壓力,央行會同銀保監會及時出臺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明確中小微企業貸款還本付息最長可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其中對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
據央行日前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央行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累計對189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本金和91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利息實施了延期,共涉及4.7萬億元到期貸款本息。
同時,為解決小微企業缺乏抵押擔保的痛點,提高地方法人銀行發放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比重,央行創設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提供4000億元資金,通過特定目的工具(SPV)與地方法人銀行簽訂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合同,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優惠資金支持。
據央行報告數據顯示,3月份至9月份,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發放7961億元。其中,1-5級地方法人銀行發放9733億元,比上年同期多發放3499億元。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按季操作,累計向1-5級地方法人銀行提供優惠資金932億元,支持其在3月份-9月份發放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共計2646億元,惠及233萬家小微企業。
此外,央行今年還分層次、有梯度地出臺并落實好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在疫情暴發初期,央行于1月31日設立了第一批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銀行向醫療和生活物資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在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控制、進入有序復工復產階段,央行于2月26日增加第二批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商業銀行以不超過1年期LPR+50個基點的利率發放貸款,有力支持復工復產;在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階段,央行于4月20日增加第三批1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支持銀行加大對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平均融資成本控制在5.5%以內,全力以赴保市場主體。
從使用情況來看,據央行報告顯示,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和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已于6月末順利收官,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截至9月末已落實超過80%,對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保市場主體發揮了積極作用。
小微企業的獲得感如何?央行數據顯示,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4.6萬億元,同比增長29.6%,近7個月增速連創有統計以來新高;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128萬戶,同比增長21.8%。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貸款增加3萬億元,同比多增1.2萬億元。另據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11月初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9月份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92%,較上年12月份下降0.96個百分點。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再貸款再貼現以及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等貨幣政策的創新,在合理設計細節機制、確保資金定向精準注入實體經濟相應部門的前提下,及時、高效地支持了小微企業應對疫情,保證大量小微企業的現金流穩定,緩解了融資難問題。
央行報告指出,下一階段將保持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穩定性,對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重行業提供普惠性、持續性的資金支持。積極推進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提升精準調控效果,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對保持就業崗位基本穩定的普惠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切實緩解小微企業還本付息壓力,緩解融資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