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經營方式,從實際調研情況看,家庭農場在發展中存在四大難題:風險防范能力不強,農業設施用地政策不夠完善,融資需求難以解決,人才需求難以滿足,其中,融資難是比較突出的問題。
目前制約家庭農場發展金融難題有以下方面:信貸總量不足。根據統計年報數據,家庭農場獲得貸款支持只占4.8%,獲得貸款支持家庭農場中貸款金額在20萬以下占63%,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家庭農場需求;信用體系不健全。數據采集渠道受限,影響了新興金融主體體系建設,目前政府金融等各個部門沒有統一數據采集平臺,缺少完整信用數據庫,影響了信用評價體系建設;配套保險發展不足。目前,農業信貸配套保險總量不足,覆蓋范圍偏小,配套保險產品不夠多,導致金融機構對家庭農場主體推廣信用貸風險加大。
完善家庭農場金融服務要解決好三大問題:政府和市場關系問題。政府要明制度、建平臺、抓監管、強服務,規范信貸行為,激勵約束并重,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這是責無旁貸的,但是風險化解上不宜承擔過多責任,不宜過多參與到市場競爭中,要讓金融機構發揮主體作用,實現商業可持續。信息共享與隱私保護問題。許多地方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大數據平臺,但對每一個個體信息保護不夠,其中有很大的風險隱患,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金融與保險協同問題。針對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信貸出現的困難很大程度是因為金融機構擔心風險,風險更多存在于生產環節,通過農業保險和擔保,才能更好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為此,要進一步抓好幾項重點工作:完善名錄系統。要將家庭農場應錄盡錄,進一步完善信息填報內容,名錄和內容做到動態更新,實時添加一些靈活調查,補充不同類型農場需要的信息,滿足金融需求多樣性,也為金融機構和保險機構提供更好的服務。加強信息共享,確保信息安全。打通名錄、承包地的信息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這幾個數據,對于農戶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征信手段,金融部門、農業部門、行業協會應該共同推動信用主體信用評價體系建設,支持金融部門針對不同主體探索差異化信貸服務和信貸產品。探索適合家庭農場的財務管理制度。要形成適用于家庭農場財務管理制度,當然,不是要讓家庭農場建立像企業一樣的財務制度,那樣既不現實也勞民傷財,應該建立一套簡版的制度,今年計劃在部分農村改革試驗區做探索。支持家庭農場聯合與合作,發展合作金融。合作金融具有廣泛適用性,合作金融需要有專業監督審計,適當控制規模,支持家庭農場用合作聯盟形式實現實體化,它的主體構成可以比較多樣,在這個基礎上發展產業鏈金融,也可以發展跨產品產業合作金融。加快普惠金融產品配套保險創設。強化名單體系對于新型經營主體征信分享的作用,讓保險、擔保和金融形成相互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