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還剩最后兩周多,公募基金年度排名戰進入收官階段。今年以來,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明顯,已有10只產品年內收益率翻番(各份額合并統計),還有16只的收益率在90%至100%之間,業績排行榜競爭異常激烈。
過去一周,前兩名的收益率差距從12個百分點一度縮小至不足1個百分點;排在三、四名的兩只基金也在奮力追趕,與排首位的基金之間的差距也在縮短。接下來的14個交易日,重倉股表現成為公募基金年度排名戰重要決勝因素。
冠軍基爭奪戰況激烈
過去兩周,滬指在創下年內新高后進入回調。市場熱點相對散亂,個股漲跌分化盡顯,權益類基金業績也出現較大波動。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今年以來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2.39%。其中,廣發高端制造A、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諾德價值優勢、諾德周期策略、工銀戰略新興產業A、工銀瑞信信息產業、工銀瑞信戰略轉型主題等10只基金收益率超過100%。
截至12月4日,由孫迪、鄭澄然管理的廣發高端制造股票A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125.66%,名列榜首;趙詣管理的農銀工業4.0混合以113.9%的收益率位居第二。在此前一個多月里,廣發高端制造股票A一直領先農銀工業4.0混合10個百分點左右。同樣由趙詣管理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以110.71%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排名第三,他管理的農銀匯理研究精選以109.54%的收益率排名第四。
上周三,廣發高端制造股票A年內收益率降至123.26%,農銀工業4.0混合收益率升至122.32%,兩者之間的差距由近12個百分點縮小至0.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也上升至120.11%。次日,前兩名基金之間的差距再次拉大至2.4個百分點。截至上周五,前者年內收益率為123.68%,后者為119.78%,相差近4個百分點。
年度排名決戰重倉股
基金年終排名進入關鍵時刻,重倉股的表現非常重要。目前居于領先位置的基金多為新能源、光伏等行業主題基金,取代了上半年“霸屏”的醫藥主題基金。截至三季度末,廣發高端制造重倉持有隆基股份、錦浪科技、通威股份、陽光電源等新能源板塊個股;農銀工業4.0混合的前十大重倉股包括寧德時代、通威股份、隆基股份、贛鋒鋰業、新宙邦等新能源產業鏈相關個股。
趙詣表示,“在消費端需求還看不清楚的情況下,光伏由于是企業端的生意,以一年以上維度看需求會更確定,因此積極逆勢加倉光伏板塊。等到5月份,歐美復工,市場的需求立馬就恢復,市場開始強勢反彈,整個新能源行業出現超預期收益,這是今年投資收益比較優秀的原因之一。”
鄭澄然表示,“今年主要是把握了光伏、軍工、電子等板塊的機會。二季度前后,著重加大了光伏的配置比例。”
盡管前兩名基金均把握了光伏板塊的機會,但基金經理的操作風格迥異。廣發高端制造主動調倉非常明顯,三季度前十大重倉股換掉了8只,僅保留了陽光能源和通威股份,減倉了寧德時代、隆基股份等行業龍頭。農銀匯理工業4.0則不同,三季度該基金前十大重倉持股只替換了科達利和金山辦公,以新泉股份、天賜材料取而代之。此外,農銀匯理基金旗下其余兩只名列前十的基金也重倉了新能源汽車和光伏行業。
近期廣發高端制造或對持倉進行了調整。從12月7日基金凈值可以觀察到,估算漲幅超過1個百分點,但實際凈值下跌0.65%。
在年內業績翻倍的10只基金中,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多只產品由一位基金經理管理或參與管理,這些基金多持有相同股票。例如,農銀匯理基金的3只產品均由趙詣管理,三季報顯示,這3只基金的重倉股中有7只相同,為應流股份、振華科技、通威股份、隆基股份、贛鋒鋰業、璞泰來、新宙邦;諾德基金旗下的諾德價值優勢、諾德周期策略均由羅世鋒掌舵,工銀瑞信基金旗下的3只產品中有2只由杜洋參與管理,都有重倉股重合現象。
華南一家公募投資總監表示,今年以來業績領先的基金可分為兩類,一類集中布局強勢行業及細分賽道,如廣發和農銀匯理基金的產品;另一類行業配置較為分散,對新能源車產業、消費、醫藥等多個景氣度較高的板塊均有布局,如諾德基金旗下產品重倉貴州茅臺、瀘州老窖等消費股,同時重倉隆基股份、陽光電源等光伏股,以及醫療器械公司歐普康氏。
績優基金經理透露配置方向
趙詣表示,之前“消費+科技”的成長股與“周期+金融”的價值股的估值差和漲幅差距較大,隨著經濟增速預期轉好,市場將出現一個再平衡的過程。“我的配置方向不會出現特別大的變化,仍然是立足于產業趨勢和公司發展,選擇具有競爭力的優質龍頭企業,獲取業績穩定、持續增長所帶來的回報,不會過多地去追逐市場風格的變化。”
趙詣強調關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術進步帶來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5G應用;另一個是國產替代、補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發動機、半導體、北斗為主的高端制造業。組合配置上,仍然以5G產業鏈、新能源、高端制造為主。
鄭澄然認為,明年市場有兩條主線,順著主線可以找到機會,一是經濟復蘇,二是“十四五”規劃開局,科技、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高端制造等值得關注。
孫迪認為,明年特別是上半年,全球經濟同步復蘇是較為確定的事情,盈利可能是市場主要向上的驅動因素,相對看好供需結構改善、盈利趨勢向上的順周期和高景氣度的方向,包括金融、化工、可選消費、新能源、軍工等。對于今年漲幅較大、估值在歷史較高分位數的消費、醫藥、科技等板塊,如果估值在近期能夠得到較好的消化,明年可能繼續會有不錯的機會。
羅世鋒則看好餐飲產業鏈、醫療保健、光伏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等細分領域,認為這些領域仍然處于高景氣度狀態,從中長期角度來看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